北美的避寒名城迈阿密
标签:
陳漢徽世界邮轮之都全美第四大都市圈迈阿密美国 |
分类: 海外游记 |

世上既然有避暑胜地,也自然有避寒之城。当酷暑降临时,热岛效应中的居民会想到秋季般的大山;当北风刮起,雪花飘来,处于冬天状态的人群,在度假时会选择春夏般的地带。虽然有时只有十来天,但心理效应会缩短不乐意的季节。佛罗里达半岛东南角的迈阿密正是这样的城市,能改变北美与欧洲来客视野中的观景。
按理,地处佛罗里达大沼泽与大西洋之间的迈阿密,纬度高于北回归线,离赤道尚远,似乎不具备冬季避寒的条件。与迈阿密同维度对应的福州、赣州冬季潮湿寒冷,即使北回归线穿过的广州、汕头,冬季气温也没有达到室外穿短袖的程度。然而大自然却偏偏让墨西哥暖流从迈阿密旁边向北流过,距离迈阿密海岸不过24公里。宽150公里、厚800米暖流散发的巨大热量,足够使流经地带的气温提高20度,因此迈阿密几乎谈不上冬天。一月份平均气温摄氏24度,简直就是夏天了。
十二月下旬的迈阿密气温宜人,绿树成荫,草坪宽阔,见不到落叶的树木;马路开阔,步道整洁,路灯新颖,夜晚华灯璀璨;高楼崭新,比纽约、芝加哥饱经风霜的高楼群明亮了许多。怪不得迈阿密拥有全美排列第三的天际线——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摩天大楼超300座,呈现后来者居上的新形象。与摩天楼群相匹配的是,这里已经形成了全美第四大都市圈,并享有“美洲首都”、“世界邮轮之都”称号,也曾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干净城市”,2009年被瑞士联合银行评为“美国最富裕城市”及“全球第五富裕城市”。
世界邮轮之都不假。迈阿密可同时停泊55艘巨型邮轮,有23条邮轮航线,23家公司的邮轮可供选择,有年吞吐量3500万旅客的迈阿密国际机场与之配套,海路、空路极为方便。在邮轮航运的综合条件上,目前尚未有其它城市可与迈阿密争短长。
当然,富裕城市之类的头衔就不一定准确了,一切处于变化之中。美国城市的数据每年都摆在那里,按家庭收入中位数排列贫富城市名单,序列变动是大概率的事情。许多小城市脱颖而出,原因在于富裕社区是由经济实力界定的,加上富裕社区催生了优秀学区,好学区又吸引了富有家庭的到来,于是形成了富裕抱团的良性循环,不像大城市那么人员复杂,那么贫富不均。由众多富裕社区构成的小城镇在排行榜上靠前,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迈阿密的情况又是不同,恰好是富裕与贫穷的矛盾综合体。这里聚居着世界上最复杂的民族姓氏,出生地不是美国的居民人口占了59%。也就是说,大部分居民是外国移民,移居的时间不长,而且以中南美洲的移民居多。这点容易理解,大量移民从中南美洲涌来,离得最近,气候条件相似,谋生较为容易的迈阿密都市圈,便是他们的首选。以不正常方式涌进的移民,必然是此地区最贫穷的群体,再加上文化程度偏低,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命运。于是,2002年迈阿密有三成居民处于联邦贫困线之下,被评为美国最贫困的城市,两年后在贫困城市中排名第三。
然而迈阿密的特殊地理环境,又决定了有大量公司与富裕移民涌入。跨国公司纷纷在迈阿密设立拉丁美洲总部,一百多家外国银行闻风而来,形成美国最大的国际银行集中地,辐射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又如磁铁般地吸引中南美洲各国的资金。世界游客与新近落户的欧、亚、非移民把迈阿密当成目的地,世界大牌明星在这里安置名人别墅,于是出现了美国最富有的意大利裔美国人社区,美国最大的芬兰、法国、南非移民社区,以及美国最大的以色列、俄罗斯、土耳其移民社区之一。跨国公司、富有阶层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这种趋势,看不到收尾的迹象。
这些富有社区与原先聚居的小哈瓦那古巴街区、小海地社区以及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巴哈马等拉美裔社区相安无事,形成了各民族居民按原有宗教、风俗习惯生活的不同轨迹,呈现平静氛围。这种状况,与八十年代出现的治安乱局截然不同。那时,迈阿密成为美国最大的可卡因中转港,数百亿美元的毒品从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涌入,并产生层出不穷的暴力犯罪。幸亏采取了措施,才在上世纪末结束了乱局。如今,人们看到的是迈阿密的现状,至于背后的一连串故事,远非避寒名城那么简单。上百个国家的移民,数百个族群的聚居,能形成祥和的气氛真不容易,愿迈阿密的各民族和睦局面能世代相传。
2019、12、2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