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草根博客彭桂萼云南边疆学术论文学术价值 |
分类: 彭桂萼研究 |
彭桂萼撰写的《勘定滇缅南段界务后整理云南西南边务建议书》是一篇关于边疆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在1937年出版的南京《边事研究》六卷二期,接着收录于1939年出版的《边地之边地》著作里。彭桂萼指出,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极边,缅宁、双江、耿马、沧源、镇康、景谷、澜沧、孟连诸县局又处云南之西南极边,实国防之要冲,关系綦重不待言。勘划界务虽为治边之起码基本工作,而欲其长治久安,实有待于继续作进一步之建设与整理。
根据云南西南边疆当时的现状和需要,彭桂萼对如何整理云南西南边务从政治、军事、文化、垦殖四方面提出了12条建议。
政治方面:第一,增设殖边大员。治安本为建设之先决条件,治安而无保障,要政自难于推行。第二,提高沧源政治地位。沧源由澜沧分出,地处西南极边与英缅接壤,惟其地位尚属一设治局,一切设施均形简陋,应着手改为县治。第三,划西南边县为特别区。应另定单行法规,多予地方以因地制宜之余地。另外,中央与省府用国家力量加以建树,各县局收入之国家税款,亦指拨若干年为推进当地庶政之需,庶民间担负可以减轻,枯寂之边荒可以日益繁荣。
军事方面:第一,驻重兵于沧源。沧源一则接壤英缅,国防所关,一则种族复杂,变乱频仍,而地方之安宁,即国家之幸福也。第二,就勐勐、孟定、勐董、孟连辟飞机场。飞机场平时可作民众体育场、傣族跳舞场,如边庭有警,国家兵力可以朝发夕至,呼应灵活。且政府官员便于巡行边疆,视察民隐。第三,充实各县局军备。西南各县局军械,除耿马土司署外,余均异常空虚,应付土匪尚属无力,巩固边防更不易谈起。
文化方面:第一,表彰拓边诸先贤。今欲积极殖边,物质建设固当重视,而心理建设更不可忽略。诸葛亮、吴尚贤、彭锟等均有相当声威入于边民之心,宜各给表彰纪念,一以系人心,一以励后进。第二,增设省立学校。在原有省立小学基础上,设立省立澜沧农业学校和省立缅宁初级中学。增设省立学校不唯人文蔚起,可供开发之需,抑且使教会侵略之恶焰,无所施放流毒。第三,设立电台,扩充邮路。欲启迪边疆文化,则灵通消息,亦属一端。
垦殖方面:第一,开辟十字线公路。欲开发万里边荒,开辟公路,亦属中心工作之一。公路线径,可定为直穿横截两条。第二,兴办各地矿产。云南西南边疆,盖一丰富之矿区也。国家利源在于斯,地方建设亦即发轫于斯。第三,移民垦荒。不唯内地与边疆人口得以调节,而国家财富也可增雄不少。
彭桂萼最后指出,整理建设云南西南边务,应请中央提拨专款,还应请省府将边区解款指作建设边区之用。而属于经济开发者,尚可联络侨胞投资。万事起头难,若干年后,边区所生之利源,不仅足供建设边区之用,且可使内地亦沾益不浅。只要政府有决心,人民能赞助,天下事固在人为也。
可以看出,《勘定滇缅南段界务后整理云南西南边务建议书》一文高屋建瓴,材料翔实,观点鲜明,文字通畅,对加强云南边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