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佤族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

(2009-10-15 17:06:10)
标签:

佤族

传统聚落

自然环境

文化

分类: 佤族走廊

佤族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


    聚落是一个由多种物质要素和自然要素构成的综合系统,它原本是指有别于都邑的农村居民点,现代含义上则是所有居民点的通称,即人类生活地域中的村寨城镇。
人类居住空间的选择首先是自然的选择,然后才是文化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来居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选择标准。而且影响人们选择定居地的环境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水质、土壤与植被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特征和差异。佤族聚落按自然地理分类属山地聚落类型,其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地形:佤族居住区,约当东经98.5°至100°,北纬22°至24°,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地带。这里群山重叠,山脉纵横。受复杂地形的制约,佤族聚落一般分布在山顶或山坡上平缓地带。聚落建筑因山势而建,不拘方向,由高而低。一个村寨的规模,大者上百户,小则十几户,一般在百户上下。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仅影响和限制着佤族聚落的选择与发展,而且规定了其山地聚落的类型特征。 
气候:佤族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又因山区海拔高低不同使气候呈现立体性的状态。为了适应气候温热、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佤族的聚落建筑主要是既可防潮、防瘴气又具有空气流通、干爽凉快特点的干栏式建筑。
土壤与植被:阿佤山区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很适于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除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外,到处是生长茂盛的竹林。佤族的聚落建筑用料直接来源于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竹子、茅草、圆木、木板、竹芭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