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 |
分类: 随心言堂 |
中国法定婚龄男女下调到18岁是否可行?
近几年,中国社会关注老龄严重问题比较,各个政策针对老龄化严重的也在倾向。如开放二胎,如建立各种养老机构,都是对老龄化社会的一种缓解;而在这个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上升的社会里,不婚克丁族的兴起;也让生育大军消去一半;在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传宗接代是中国的传统,为何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有那么多人愿意做克丁族。”其实,这跟我们的时代是有关的,要知道,在当前社会,生儿育女的成本太高,不是大多数能负担地起,高房价,金钱化教育都成为了拦路虎。
在两会上,有委员张苏军提出,中国现今的法定婚龄可以调整为男18岁,女18岁;为此他会提出这样的概念,是他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连续5年婚姻登记人数逐年下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出生人口下降,老龄化上升。“降低婚龄”不可能直接扭转婚姻人数下降和老龄化上升的趋势,但这是一个正调节的方向。为此,这位委员提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从实际角度出发,这位委员的提议是否行的通呢?从网上的调查来看,是遭到了六成网友的反对!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现今18岁的男女根本无法承担起结婚后的家庭负担!
在这里,诸君可能要问,为何中国古代结婚早可行,反而到了现今而不可行呢?如春秋战国时期,20岁和15岁,到汉唐降为15和13岁;到明清是16岁和14岁;都可以说明在中国的历史上结婚的年龄是比较小的。但为何到了现今,人们反而觉得18岁结婚还太小呢?那是因为现如今的18岁还在学习阶段,如正常的情况是高中阶段,试问,衣食住行还依靠父母,何来的能力养家糊口呢?所以,张苏军委员为国谋策没错,但有些急病乱投医了,非但解决不了“老龄化”的现状,到时社会上还会出现“养幼难”的现象!
其实,对于当前中国来说,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是非常突出,但这个问题的形成是具有历史原因的,如过度的计划生育,还有人们生活成本的升高不敢生,这一切都是跟生活的实际相关。从我们目前放开二胎来看,专家和学者当初都想象会出现大面积生育,人口大幅度增加,但事实上呢?并非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生育,相反年轻人都不愿意生二胎为自己添加生活的负担;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那是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与之前中国人的成长完全不一样,他们大多数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以前是几老围着转一个孩子转,在蜜罐里长大的年轻人,又怎么会为培养孩子而付出代表呢?
还有一种是社会的观念在转变,以前讲多子多孙是福气,而现今讲多生儿女多受气,还有很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把西方那套文化学得很好,如独身主义,精致利已主义等等;人们只讲享受而不愿付出了,颠覆了中国的传统,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说法定婚龄该不该下调又何意义可言呀!换而言之,就算是下调了,远水无法解近渴,解决不了目前“老龄化”的现状!
现今年轻男女对婚姻的观念可能要比古代人要早,对两性关系所接受的信息也多,但这也不是法定年龄下调的标准,其实解决“老龄化”问题,提高生育率不是靠降年婚龄,而是要去完善养老方式,还有减轻人们的生活负担,不要让住房压垮了一个家庭,在重压之下,谁敢轻言生育呀!
在每年的两会,像法定婚龄该不该下调这些问题应该要少一些?因为当前中国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无非是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谁要是把这几座大山搬走便是中国人们的大救星,但却很少看到代表委员能够解决实质性问题,这是我感到非常遗憾的。要知道,两会的召开,便是解决中国民众现阶段碰到的难题,此时不提更待何时呀!而对中国现阶段的法定婚龄,不管是从实际角度出发,还是年轻人的承担能力,下调真的是不可行的,如若真的下调,到时社会便出现两头尖,一边老龄化严重无人养,一边幼儿嗷嗷待哺无人喂,到时候,又该有谁来承担责任。所以对张委员来说,提这样的提案可能出于好心,但这样的提案属于急病乱投医,依目前中国现状来讲,法定婚龄降到18岁,不过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