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科院学者房宁为何喜欢“人治”?

(2014-12-08 08:26:18)
标签:

军事

人治

房宁

法治

民众

分类: 随心言堂

社科院学者房宁为何喜欢“人治”?                 
  今年的四中全会,主题是“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因此说,在当今这个世界的格局里,“人治”愚昧落后的思想早就被人类所抛弃,因为“人治”是封建王朝所留下来的毒瘤,如果我们这个新时代还不改变观念的话,只会被时代所抛弃。


  人类的文明是不断向前迈进的,凡是愚昧落后的思想都将成为历史,就算有那么一部分人依然还在坚持那种愚昧的论调,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也一样会辗压过去。当然,对一个时代来讲,一个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而一种新文明取代愚昧落后的思想,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在这一个过程中,文明是在逐步的进步,而不是退化。


  最近《我是演说家》节目,有个叫陈秋实的青年人演说一段法治演讲:里面讲“中国法制建设,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因为在一个法制没有得到彰显的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安全的。让我们为了这个国家的公平、法制、民主出一份力。正义也许来的晚,但是我们等得到!”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新青年表达出内心对未来中法治建设的一种期望和看法,也是为自己争取一个生存的安全空间。因此,这位演讲的青年人得到现场的一片掌声,从这些气氛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代新青年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迫切期待!而这些期待也是符合十大八四中全会的精神“依法治国”。


  近来,有位中国社科院学者房宁认为,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好比汽车大还是司机大。人治就是一个经验性的治理,法治就是一个规范性的治理。法治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可能性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人治。


  一时间,这位叫房宁的学者遭到网友的一片骂声,因为对现今中国民众来讲,最讨厌的便是提“人治”两个字,因为我们遭这两个字坑害了几千年,而“人治”的试验,我们也做了几千年,但得到的结果是权力专制,家族世袭和垄断,不断引发民心思变!一个王朝更替另一个王朝,老百牲在这些权力的接替中一次次流血牺牲,但“人治”依旧无法改变中国民众被权力奴役的现状!从这些残痛的代价,王朝的更替中,我们可以得到证实,“人治”是不能救中国,也不能改善民众的命运,而“人治”最终的结果,除了给少数掌权者带去无限制的权力之外,还有的便是利益家族化。除此之外,从“人治”还能看到什么好处呢?


  从学者房宁的话来讲,好像人们不喜欢“人治”,就是被妖魔化,而人们喜欢“法治”便是神化,可能对他个人的出发点来讲,可能是希望当前中国“人法”和“法治”并存,两者相互相成,但依人类的文明发展来看,法治要优胜于“人治”,因为“人治”是民众在烧拜神盼“明君”,盼“青天”,而法治则是民众自己当家做主,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便也是今年四中全会的主题“依法治国”的要领,很显然,房宁学者没有领悟其中的真味,只是在偷换概念,误导民众,对一位学者来讲,是不合格,也违背了内心的良知,着实要挨板子,打屁股的。


  民众对房宁所言反感,并且大骂,正是表达出人们讨厌“人治”论调再现阻碍法治建设的发展,这对中国未来文明发展是不利的。可能对房宁来讲,在“人治”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习惯了“人治”带来拥有的一切,因为“人治”的好处,是让掌权和拥有话语者获利,而民众被欺骗和剥夺,而在现今这个时代,这一套把戏已经不灵了,西洋镜也被揭穿,所以,任房宁们再怎么吹嘘“人治”的好处,只会成为这一个时代的笑话。


  有人问道:“为何在这个人人追求‘法治’建设的社会里,还会出现房宁喜欢‘人治’的言论呢?”其实,从中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可以说房宁他是“人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得益者,自然要拥护“人治”而不喜欢“法治”,但对大多数民众来讲是恰恰相反,大家都是“人治”的被害者,自然喜欢“法治”来保护自己,用法治来给掌权者制造铁牢笼。再则,不管是中央精神,还是十八大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是中国今后必走的一条道路,就算类似学者房宁再怎样喜欢“人治”而讨厌“法治”,也是无法阻挡今后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所以,在中国,没有人妖魔化“人治”,也没有人神化“法治”,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自然的规律,因为人类向往的是文明的思想,而愚昧落后的思想只能遭淘汰和被抛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