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栏里多出的领导信息哪里去了?
(2012-08-26 09:34:09)
标签:
江西宁都县公安局一个萝卜一个坑宁都县政府官道杂谈 |
分类: 随心言堂 |
公安局栏里多出的领导信息哪里去了?
俗话说:“官有官道,贼有贼道,老鼠打洞还有地道”,在每个领域的人们,都有他们自己要遵守的一条道,而对走官场的官崽来说,官道这条道一定要懂,如果有人不懂得官道,硬是要在官道上横冲直撞,结果必定撞的头破血流,还不会讨到半点的好处。当然,对于聪明的中国人来说,干什么就懂什么道,特别对于官场的官崽,大多数对官道是了如指掌,并且运用自如,将丑行化为潜规则,将陋习化为美德。并且人人皆可以自圆其说,将官道演绎的惟妙惟肖,让尔小民看了,只得叹为观止!
江西最近发生一件很奇怪的事,有网友在天涯网的贴子里说道:“《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宁都县公安局局领导17个:打麻将可以凑四桌》”这就是我的老家,江西宁都啊,官爷多得很、消费高得很、百姓穷得很。“帖子援引”宁都县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布的宁都县公安局领导信息,显示县公安局除局长、政委、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各一名外,还有7个副局长、3个副政委、两个党委委员、1个森林公安局局长,共计17人。笔者于8月20日登录”宁都县政府信息公开网“核实该信息,实际情况确实跟帖子中反映的一致。
据2001年发布的《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市县乡党政机构改革的通知》规定,“县(市)行政编制精简比例为17%左右(不含由区改为县的)”、“市县(市、区)工作部门领导职数:设区市工作部门一般配正副职1~4名;县(市、区)工作部门一般配正副职1~3名。”对此,有人咨询宁都县有关部门。县政府办对口联系公安系统的张秘书称,公安局领导的任命是要经过县政府同意的,而他们根据中央、省市的工作要求会限定编制数,不会存在超编现象。“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有5个编制,就不会分给6个人。没有编制是调不进来的。”张秘书说,如果公安局有这么多的领导编制,就不存在领导超编现象。宁都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其工作人员说,公安系统、检察院、法院等属于政法专项编制,是保密信息,不对外公布。但她表示:“公安局每增加一个、减少一个编制,都是由江西省编办直接给县里下达的。县里没有权力增、减编制数。”当采访者再次登录宁都县政府信息公开网时发现,宁都县公安局领导信息一栏已删去了原有的几名领导信息,剩下12人。
从报道中,我们应该感受到,当地领导的魅力所在。宁都县机构编制委员工作人员说:“公安局每增加一个、减少一个编制,都是由江西省编办直接给县里下达的。县里没有权力增、减编制数。”可见,这些多余的领导是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至于是用何种方式得来的,是唯亲是任,还是贿赂所得,大家都还在迷雾中。因此,想查清多余领导的来龙去脉,最好的办法,便是让这几名被删除的领导自己说出来,当初你们是如何混进多余的队伍里充当领导的角色,把事情经过向民众做一个交代!
在这则新闻见报端的时候,江西宁都县公安局信息栏里的多余领导信息就被删了,此种行为分明是做贼心虚,明知不可“违”而“违”之,属于知法犯法,触犯了现有法律的底线。当然,何人胆敢如此呢?宁都县公安局还缺给民众一个交代!
宁都县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编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现今这些多出来的坑是谁挖,萝卜又是谁种的呢?不知这些信息是否会成谜呢?当然,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我们这个谈仁义的民族来说,有些不厚道,但对民众来说,这是最好的一种交代方式。在这件事上,当地一些官崽可能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全国各地都有可能会存在,难道你能让所有的都醒悟过来。初听此言,可能觉得有些道理,是呀!对于这种情况,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而宁都县公安局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又什么理由责怪他们,但只要诸君仔细的去观察,便知道,这一套说词是很多腐败不守律法分子的惯用的脱词,他们喜欢把自己犯的错误嫁接到别人的身上,或许一个群体身上,自己便觉得心安理得。只可惜,现今早已不再是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也不再愚昧,且是他们一番花言巧语就能欺骗的了呢?
江西宁都县出现这样的怪事,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小事,是官场的潜规则,这关系到政府的诚实和威信。因为我们要知道:“正人需正己”当地公安局系统自己都在干着违法的事,今后又会拿什么威信来惩罚犯法的民众呢?如若有人问起:“你自己都明知故犯,还有脸来惩罚我们吗?到时恐怕要吃哑巴亏了。”
现在公安局栏里多出的领导信息被删除,不知去向,但如果任何事情想靠删除是堵不住悠悠众口的,只会让原本丑陋的嘴脸变得更加的丑陋,人们去会追究,会去寻问,这些领导的信息哪里去了?所以,在理处这些敏感的问题,政府应当要及时做出回应,用公平公正的心态来对待,有错就认,及时改过,要知道,中国民众是很善良的,他们会愿谅一个有错就改,用公平公正之心来对待错误的政府,而不是靠这种欺、瞒、删、骗的下三滥手段就想掩盖自己的丑行,而结果恰恰相反,只会让事件由小变大,不断的升级,有可能会演变成一些不可想像的悲剧!
俗话说:“官有官道,贼有贼道,老鼠打洞还有地道”,在每个领域的人们,都有他们自己要遵守的一条道,而对走官场的官崽来说,官道这条道一定要懂,如果有人不懂得官道,硬是要在官道上横冲直撞,结果必定撞的头破血流,还不会讨到半点的好处。当然,对于聪明的中国人来说,干什么就懂什么道,特别对于官场的官崽,大多数对官道是了如指掌,并且运用自如,将丑行化为潜规则,将陋习化为美德。并且人人皆可以自圆其说,将官道演绎的惟妙惟肖,让尔小民看了,只得叹为观止!
江西最近发生一件很奇怪的事,有网友在天涯网的贴子里说道:“《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宁都县公安局局领导17个:打麻将可以凑四桌》”这就是我的老家,江西宁都啊,官爷多得很、消费高得很、百姓穷得很。“帖子援引”宁都县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布的宁都县公安局领导信息,显示县公安局除局长、政委、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各一名外,还有7个副局长、3个副政委、两个党委委员、1个森林公安局局长,共计17人。笔者于8月20日登录”宁都县政府信息公开网“核实该信息,实际情况确实跟帖子中反映的一致。
据2001年发布的《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市县乡党政机构改革的通知》规定,“县(市)行政编制精简比例为17%左右(不含由区改为县的)”、“市县(市、区)工作部门领导职数:设区市工作部门一般配正副职1~4名;县(市、区)工作部门一般配正副职1~3名。”对此,有人咨询宁都县有关部门。县政府办对口联系公安系统的张秘书称,公安局领导的任命是要经过县政府同意的,而他们根据中央、省市的工作要求会限定编制数,不会存在超编现象。“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有5个编制,就不会分给6个人。没有编制是调不进来的。”张秘书说,如果公安局有这么多的领导编制,就不存在领导超编现象。宁都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其工作人员说,公安系统、检察院、法院等属于政法专项编制,是保密信息,不对外公布。但她表示:“公安局每增加一个、减少一个编制,都是由江西省编办直接给县里下达的。县里没有权力增、减编制数。”当采访者再次登录宁都县政府信息公开网时发现,宁都县公安局领导信息一栏已删去了原有的几名领导信息,剩下12人。
从报道中,我们应该感受到,当地领导的魅力所在。宁都县机构编制委员工作人员说:“公安局每增加一个、减少一个编制,都是由江西省编办直接给县里下达的。县里没有权力增、减编制数。”可见,这些多余的领导是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至于是用何种方式得来的,是唯亲是任,还是贿赂所得,大家都还在迷雾中。因此,想查清多余领导的来龙去脉,最好的办法,便是让这几名被删除的领导自己说出来,当初你们是如何混进多余的队伍里充当领导的角色,把事情经过向民众做一个交代!
在这则新闻见报端的时候,江西宁都县公安局信息栏里的多余领导信息就被删了,此种行为分明是做贼心虚,明知不可“违”而“违”之,属于知法犯法,触犯了现有法律的底线。当然,何人胆敢如此呢?宁都县公安局还缺给民众一个交代!
宁都县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编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现今这些多出来的坑是谁挖,萝卜又是谁种的呢?不知这些信息是否会成谜呢?当然,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我们这个谈仁义的民族来说,有些不厚道,但对民众来说,这是最好的一种交代方式。在这件事上,当地一些官崽可能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全国各地都有可能会存在,难道你能让所有的都醒悟过来。初听此言,可能觉得有些道理,是呀!对于这种情况,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而宁都县公安局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又什么理由责怪他们,但只要诸君仔细的去观察,便知道,这一套说词是很多腐败不守律法分子的惯用的脱词,他们喜欢把自己犯的错误嫁接到别人的身上,或许一个群体身上,自己便觉得心安理得。只可惜,现今早已不再是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也不再愚昧,且是他们一番花言巧语就能欺骗的了呢?
江西宁都县出现这样的怪事,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小事,是官场的潜规则,这关系到政府的诚实和威信。因为我们要知道:“正人需正己”当地公安局系统自己都在干着违法的事,今后又会拿什么威信来惩罚犯法的民众呢?如若有人问起:“你自己都明知故犯,还有脸来惩罚我们吗?到时恐怕要吃哑巴亏了。”
现在公安局栏里多出的领导信息被删除,不知去向,但如果任何事情想靠删除是堵不住悠悠众口的,只会让原本丑陋的嘴脸变得更加的丑陋,人们去会追究,会去寻问,这些领导的信息哪里去了?所以,在理处这些敏感的问题,政府应当要及时做出回应,用公平公正的心态来对待,有错就认,及时改过,要知道,中国民众是很善良的,他们会愿谅一个有错就改,用公平公正之心来对待错误的政府,而不是靠这种欺、瞒、删、骗的下三滥手段就想掩盖自己的丑行,而结果恰恰相反,只会让事件由小变大,不断的升级,有可能会演变成一些不可想像的悲剧!
前一篇:公务员养老不要依赖政府,可行乎?
后一篇:是谁夺走了千万失独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