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润发是周瑜后裔?你的祖先是谁?

(2008-10-08 09:01:29)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心言堂
周润发是周瑜后裔?你的祖先是谁?
                 
  认祖归宗,一向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百家姓中,各自都有威名远播的祖先,如拿现今的演变来说,孔姓必定以孔子为祖先,根据家谱的记载是第N代传人,据传北大府中便有孔子之N代后裔。当然依此推类,李姓可称李耳为祖先,刘姓可尊刘邦为祖先,老姓以老子为祖先等;此说法为何会在中国盛行,都半是事出有因!因为普遍在中国人的骨子都会认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子会打洞”,今日如有李姓朋友事业发迹,其祖先必定是一个历史名人,其聪明才智必定要超人一等!
  以前我辈看到一个笑,一李姓与刘姓两人挑着从不同的方向过独木桥,正好在桥中相遇,初时,大眼瞪小眼,两人都不言语,但各不相让;这时李姓实在忍不住了,便开口道:你挡住我的去路,可知我的祖先是谁。那刘姓翻翻白眼,不服输道:管你祖先是何人,反正没我的祖先有本事。那李姓一听啐了一口道:你站稳了,我的祖先便是李耳。刘姓一听哈哈大笑:李耳算什么东西,顶多不过是一个讲学道义的,我的祖先是汉高祖斩白蛇的刘邦,我是他的第N代传人。两口相论,仍然相持不下。这时两人各自往前走,你说李耳比刘邦出色,他说刘邦杰出,这时胸对胸,两人各自用力,连人带担一起掉入水中,恐怕这时独木桥见了,也忍不住要哈哈大笑。
  现今的中国,一些人一旦名利双收之后,便开始关注起自己的祖先来,近的要为其修墓立碑,远的要续写祖谱。今日他说我是孔子第N代,明天他说我是李耳第N代等;闹的纷纷扬扬好不热闹,这时我辈想起历代皇帝老儿之所以称自己的为天子,原因人世间没有更厉害的角色,只好拿天来当父,来麻痹民众,其意是告诉天下人,我乃上天派来人世间做你们的皇帝的,这样小老百姓一听,顿时对其抱有景仰之心,心甘情愿的高呼:“吾皇万岁”。
  而现今的名人要找历史名人认祖归宗,多少也会带有此想法!攀上关系,来验证自己高贵的血统,有与众不同之处,身价也水涨船高,如有作宣传,大可以打着某圣人或皇王将相的第N代后人来标榜自己,再则也可说明杂家之所以能成名人,是与祖先脱离不了关系的。这等光宗耀祖,如若不小心被编入史册,大可名正言顺的说是那历史名人的第N代后人。
  然而有一些专家们平日里似乎对这类研究颇感兴趣,如谁是谁的第N代后裔,当事人或许不急,可是急坏我们这些经过深入研究的专家们。最近,有位周柏泉专家要为周润发找祖宗,经过他仔细研究,得出的结论,周润发先生是三四周瑜第63代孙。前不久上映的电影《赤壁》,专家周伯泉他认为,这是导演吴宇森为周瑜平了反。随之而来,周柏泉不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让周润发来演周瑜就好了,其实周润发也是周瑜的后裔。”为此他说出了各种证据的理由,他说:“广东潮阳也有周瑜的后裔,根据广东方面的族谱显示,周润发是广东潮阳周氏后人,是周瑜嫡系后裔周应斗之后。相比南京周氏这一支,周应斗更为显赫,他是宋景泰七年始授七世孙冕博士,官位世袭。如果当日周润发接演周瑜,相信同族血脉能让周润发将东吴名将周瑜演绎得更加完美。”而此前拒演周瑜的香港影星周润发不仅在形象上与周瑜形似,而且从族谱上看,周润发也是周瑜的嫡系后裔,周润发不接演祖先周瑜实在遗憾。
  接着他还说:“罗贯中的小说里,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是有原因的。”。原因是“罗贯中每次科举考试都落榜,而周瑜后裔周叙却金榜题名,罗贯中心里非常不服气。后来罗贯中随父到山西太原一带经营盐业,他又不是很喜欢,常出没茶馆听三国戏曲。当时的三国戏曲,都是以刘姓为正统,后人都把周瑜的功劳转移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听在耳朵里,觉得有趣,就把平时听来的改编改编,写成了《三国演义》,他不仅没给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周氏祖先周瑜平反,还进行了夸张创作来恶搞周瑜,以达到贬损和自己同时考科举的明代进士周叙的目的。”
  看来,认祖归宗的华夏优良传统,至今我们都继承的很好,看来周柏泉先生对周姓家谱的研究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为周家祖先洗脱气量狭小的罪名,真是功不可没!大可连升三级,但百年归后,荣升为周家第N代祖先牌位来供周姓后人供奉!以他为荣!
  固此,我辈决定,回去翻翻家谱,看看历史有那些同姓的名人,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拉来当祖先,如到某人有人问我:先生贵姓?我大可以大声说姓氏,是某某历史名人的第N代后人。这样一来,想必定会让人刮目相看。诸君看完之后,是否有想过,你的祖先是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