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为何要在被堵3小时后才“震怒”?
(2008-06-28 07:43: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心言堂 |
副市长为何要在被堵3小时后才“震怒”?
中国人向来喜欢以和为贵,不喜欢发怒,因为圣人们常常教导我们怒火攻心易伤肝肠,失人和,有损阳寿。然而对于人的本性来说,一旦在现实中遭遇不平等和人格受货侮辱的时候,就不管那么多了,纵算阳寿减上十年,也要愤然大怒一番,以泄心头之气。一般来说,小老百姓发怒,只是一泄私气而已!我辈常听闻,在中国民间,很多的时候,小老姓之怒,基本上是化为一阵轻风向西方极乐飘去,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对行政官员来说,一旦发怒,随着品级的不同,其影响的程度也跟着不同。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魏国唐睢先生去见秦王,为了一块土地,壮壮胆子顶了几句。秦王一听老大不高兴,于是问曰:“阁下,你出言冒犯,可知道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不知。”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先生曰:“然则,你知道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剃发光足,以头碰地。”唐睢先生曰:“非也,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秦王一听,与之对视,大笑。
我们常见现今的社会,布衣之怒易被忽视,多数人以为布衣之怒,能发多少光芒,固此,常常有发生布衣在发生最后的愤怒之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事件发生,因为布衣们连最后的尊严都没有了,生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希望,还处处被冷嘲热讽,受欺凌,固此,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多关注布衣的声音,理解布衣的难处,不要等布衣再发出最后的愤怒之音,丧失理智方才醒悟,到时已晚矣!
最近,深圳副市长张思平先生在亲历3公里路被堵3小时后,极为“震怒”,在“迎奥运,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大行动”启动仪式上,痛斥交通拥堵,向龙岗市民真诚致歉,要求大力整治交通问题。
副市长“震怒”了,他怒的不仅仅是被堵三小时,而是他怒的是龙岗交警大队的不作为,他怒的是有人在敷衍他了事。
副市长“震怒”,说明他看到交警大队存在的弊端,加以整治,是一件好事,然而为何他要在被堵三小时后才震怒呢?难道事前,交通受堵,布衣没有反映过,没有怒过?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似乎看出,假设副市长没有亲临现场,没有被堵三小时,恐怕也不会发怒了,因为平日里向他报告的人员一定会说交通顺畅,一切良好,无须副市长担心。固此,副市长深信不疑,嘉奖交警大队作出非凡贡献!然而,偏偏这次让他碰上了,固尔才发觉自己亦是被骗者,被一帮人牵着鼻子走。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全国上下,多如牛毛,如某领导一心想作出一些政绩来,却只听下属打报告,说某县发展良好,说某镇经济繁荣,就信以为真,于是乎一层骗一层的现象突出,正体出中国现有官场的陋习!
一名行政官员,如果只听下属作报告,信为为真。不下基层,事必亲躬,最后只会变成一个被牵着鼻子走的木偶。当然,下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每年的大会似乎都有强调,然而这种强调,在对现今的中国官员来说,多半只是一种摆设,谁也不当一回事。固尔,多半地方政府官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作太平官”。不信诸君只要看看各基层的官员,吃回扣,贪婪、雄霸一方到随处可见。真正了解自己管辖内民众的生活又有多少?
平日里,布衣之怒多数只是“私下牢骚,无人聆听”,然而,一名行政官员发怒,则是“大众之音,影响深远”。固此,我辈希望,在中国,平时要多关注布衣之怒的声音,同时,行政官员在面对不平,陋习时,一定要会学会“发怒”。因为这种怒,是一剂清醒剂,让浑浑噩噩的人们猛然醒悟过来,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该做一些什么!
中国人向来喜欢以和为贵,不喜欢发怒,因为圣人们常常教导我们怒火攻心易伤肝肠,失人和,有损阳寿。然而对于人的本性来说,一旦在现实中遭遇不平等和人格受货侮辱的时候,就不管那么多了,纵算阳寿减上十年,也要愤然大怒一番,以泄心头之气。一般来说,小老百姓发怒,只是一泄私气而已!我辈常听闻,在中国民间,很多的时候,小老姓之怒,基本上是化为一阵轻风向西方极乐飘去,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对行政官员来说,一旦发怒,随着品级的不同,其影响的程度也跟着不同。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魏国唐睢先生去见秦王,为了一块土地,壮壮胆子顶了几句。秦王一听老大不高兴,于是问曰:“阁下,你出言冒犯,可知道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不知。”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先生曰:“然则,你知道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剃发光足,以头碰地。”唐睢先生曰:“非也,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秦王一听,与之对视,大笑。
我们常见现今的社会,布衣之怒易被忽视,多数人以为布衣之怒,能发多少光芒,固此,常常有发生布衣在发生最后的愤怒之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事件发生,因为布衣们连最后的尊严都没有了,生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希望,还处处被冷嘲热讽,受欺凌,固此,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多关注布衣的声音,理解布衣的难处,不要等布衣再发出最后的愤怒之音,丧失理智方才醒悟,到时已晚矣!
最近,深圳副市长张思平先生在亲历3公里路被堵3小时后,极为“震怒”,在“迎奥运,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大行动”启动仪式上,痛斥交通拥堵,向龙岗市民真诚致歉,要求大力整治交通问题。
副市长“震怒”了,他怒的不仅仅是被堵三小时,而是他怒的是龙岗交警大队的不作为,他怒的是有人在敷衍他了事。
副市长“震怒”,说明他看到交警大队存在的弊端,加以整治,是一件好事,然而为何他要在被堵三小时后才震怒呢?难道事前,交通受堵,布衣没有反映过,没有怒过?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似乎看出,假设副市长没有亲临现场,没有被堵三小时,恐怕也不会发怒了,因为平日里向他报告的人员一定会说交通顺畅,一切良好,无须副市长担心。固此,副市长深信不疑,嘉奖交警大队作出非凡贡献!然而,偏偏这次让他碰上了,固尔才发觉自己亦是被骗者,被一帮人牵着鼻子走。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全国上下,多如牛毛,如某领导一心想作出一些政绩来,却只听下属打报告,说某县发展良好,说某镇经济繁荣,就信以为真,于是乎一层骗一层的现象突出,正体出中国现有官场的陋习!
一名行政官员,如果只听下属作报告,信为为真。不下基层,事必亲躬,最后只会变成一个被牵着鼻子走的木偶。当然,下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每年的大会似乎都有强调,然而这种强调,在对现今的中国官员来说,多半只是一种摆设,谁也不当一回事。固尔,多半地方政府官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作太平官”。不信诸君只要看看各基层的官员,吃回扣,贪婪、雄霸一方到随处可见。真正了解自己管辖内民众的生活又有多少?
平日里,布衣之怒多数只是“私下牢骚,无人聆听”,然而,一名行政官员发怒,则是“大众之音,影响深远”。固此,我辈希望,在中国,平时要多关注布衣之怒的声音,同时,行政官员在面对不平,陋习时,一定要会学会“发怒”。因为这种怒,是一剂清醒剂,让浑浑噩噩的人们猛然醒悟过来,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该做一些什么!
前一篇:王刚再婚,急坏了中国的媒体!
后一篇:假设盖茨真的能帮中国人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