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语文教材编委鲁迅 |
分类: 随心言堂 |
天涯海角客
听说了,语文教材改编了,新课本中,约一半老课文被新入选的作品替换。据悉“人教版”中相传了半个世纪的经典作品,如《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等均被换下,将舞台让给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更富时代感”的作品。其中将金庸先生的作品《雪山飞狐》搬了上来。诸多网友听闻,立即跳跃起来,大叫道:“大事不好,金庸先生的作品要挤掉鲁迅大师的经典作品了”发生此等大事,不由悲天鸣叫:“呜呼,语文教材编委的改编的失败,丢弃了鲁迅富有精神批判,时代意义的精神!”盖很多网友皆曰:“这个时代需要鲁迅,怎能将鲁迅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退出教材改编呢?”见其状,紧皱眉头,似乎在思索!如何去拯救鲁迅的作品。当然了,对于中国人来说,阿Q之形象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每个人的身上隐隐约约都看到阿Q的影子,固此,看到阿Q的时候,便会想到了自己!再联想到鲁迅,那一刻,全心贯入,顿时感到与阿Q的心灵相通,与鲁迅先生在对话!感觉美妙极了!
鲁迅是中国顶了不起的大师,他的作品大多具有时代意义,批判性质,自然,这是需要勇气的,而在中国,文人一大堆,具有这种勇气却屈指可数。历来,大凡戴文人的帽子,不是给当局唱赞歌,涂写比“八股”更臭的文章,就是大多数沉迷于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之中,而对现实的丑陋皆采取事不关已之态。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似乎并没有,至少也做到了不给社会添乱!然历来对文人来说,其可爱之处,便是不惧权贵,敢现实的丑陋揭出来!
然四顾张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样的文人似乎并不是太多,而鲁迅先生他做到了,他成了一个特殊时代的标志,很多人把他视为“神明”,每当现实社会出现不平时,人们都在惊呼:“这个时代缺少鲁迅一般的人物。”只是在感叹之余,谁可曾想到去续承鲁迅的精神,固此,你也在等待,我在等待,大家都在等待,都希望他人站出来做“鲁迅”,自己站在一旁摇旗呐喊助威!固此,一直到现在,中国还是没有出第二个“鲁迅”般的人物!
当然了,对于一些人来说,想做“鲁迅”没那个能力,有些人有能力的在多不愿意做,而且都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做推辞!常听到有人曰:“为何他人不去做,要我去做。”自然,结果也就做不成“鲁迅”了!
这次语文教材新改编,将鲁迅的《阿Q》换下来,现实中很多崇拜鲁迅都在拍案叫阵:“切不可将鲁迅轰下神坛?”只是待诸君仔细瞧瞧,似乎在这次改编,并没有将鲁迅轰下神坛,反而在作品上比以往更多了几次署名!当然,对于教材的改编来说,总是有老课文被挤掉的。不然也就不叫改编了。至于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入选,也没啥感到稀奇,况且也只是在教学书中,没有必要非把金庸和鲁迅对立起来各施神功,用金庸的“胡家刀法”对抗鲁迅的“阿Q精神”,一些网友方才感到尽兴!再则,诸君要瞧明白,语文教材编委将鲁迅轰下神坛了吗?他们有能力将鲁迅轰下神坛吗?
咱们先不管这次改编是不是成功,况且这一切都还只是在尝试之中。至于能不能推广成功则便是另一回事!要知“自古成功在尝试”。对于任何事物,要想有一个新的进展,必须要去尝试,在这尝试中,先不计成与败,关键要听取他人的意见,集思广源。
对于这次语文教材新编来说,似乎缺少了这一点,在这网络时代里,人才辈出,卧龙藏虎,非教材编委的内部几个人可比的了。
照此看法,这次语文教材的改编,应该要先调查,通过网络让众人去选择,方才是上策,以往,全民汇聚在一起是不可能,几个人内定,他人也没话可说,可现今用网络这个“好东西”可以把大家的脑袋紧贴在一起讨论,进行选择,语文教材编委为何依然还喜欢内定,如不顺网络这股潮流,还把自己挂的高高在上,遭炮轰是免不了的。然照网友的炮轰看来,似乎轰错了方向,仅仅只是把金庸和鲁迅两个不相干的人物作品对立起来,大干一场。而并没有对语文教材编委的不尊重民众选择权进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