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清官” |
分类: 随心言堂 |
天涯海角客
中国人历来信奉的条例“以做官为人生目的”,不管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还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无非都是希望有朝一日高中,有机会捞个一官半职,一则为皇权服务,二则光耀门楣。翻开一下中国的历史,而其中多数做官是为自己的前程着想,以贪婪为标准,搜刮民脂民膏为已任,奉承上级为教条,吓唬小老百姓树威名;除了大部分贪官之外,其余有一部分是明哲保身的沉默者,而剩下的为民请命的清官则就廖廖无几了。
历来清官的清名都是在民间百姓的口碑中流传下来,如包拯先生、海瑞先生,、陈希亮先生、狄仁杰先生、汤斌先生等;虽则在皇权制度下,他们一样也是在为皇权服务,但有点是值得人们赞扬的,这些在百姓口碑中流传的清官,他们都是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限制大地主无止境的盘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都是得到平头老百姓的拥护!可爱的包拯先生对贪污深恶痛绝,在给仁宗皇帝的奏疏《乞不用赃吏》中曾直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话用在官员身上,也可谓算是经典名言了。
有人问曰:“历史上附合清官的声名都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贪官清官传》中曾有记载:“百姓的认可是历史上鉴别清官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清官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在某一方面或某地区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几件实事、好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此,人民赞颂清官,推崇清官,爱戴清官,欢迎清官。”
可见一位官员是否清廉,并不是关起大门来,几个官场内的人员相互吹捧赞扬出来的,自然,在现今的社会里,就有很多官员喜欢关起门来谈清名,然后强登地方小报,说某某官员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呜呼!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没有丝毫感觉。自然,看多了,大家的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明的不说什么,暗地里在暗骂:“这些人兔崽子,又在做官场秀了。”说白了无非是搞政绩,为自己的前途铺一条道路。一个官员是否清廉,关起门来,任何修饰的美词皆抵不过老百姓的切身感受!
近日,原药监局原药品注册司长曹文庄被控受贿200万,案发后曹文庄曾口吐狂言说:“你们要是能把我查出来,中国就没有清官了。”自然,先不管现今中国有没有清官,你曹文庄先生受贿是事实,抓你治罪是没得商量的。难道就因为让中国存在像你曹文庄先生这样的“清官”,而放纵你受贿的行为。然而众人去想想曹文庄这句的深层含义,便会明白,像他这样受贿200万的官员,在官场里,自我感觉已算是不错的“清官”了,看来,比他更甚者的贪官还有的是!
时下,中国反腐声高涨,并且对损害民众利益的贪婪官员下了最后的通谍,限制一个月,坦白从宽,否则严惩相待。这文件下达,不过效果肯定是不会太佳,因为对于贪官来说,很多都是抱有侥幸心理,在还没有被查出来的时候,他们不会认定自己便是贪官,固此,在下达的文件面前,很少有贪官会站出来说:“我就是贪官”。更有趣的是,不知诸君是否发觉,很多被查出来在证据面前,贪官都能为自己的贪婪找一个正当理由推脱责任,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值得人们去反思!
查出贪官一个又一个,而我辈似乎高兴不起来!出现这么多贪官,是中国的不幸,但看看现今当局打击贪官的决心;似乎看到了一线暑光。但愿有一天在中国的官场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一直有个疑问留在心里头:“远去历史上的清官,已成为百姓口碑中流传的人物。但看现今的中国,贪官遍地,不知清官都哪里去了?”
前一篇:小女生拷问父母:爱我还是爱股票
后一篇:网友为何谱曲讼九江断桥拦车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