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掉中国龙形象,换上吴友富头像

(2006-12-05 08:06:00)
分类: 随心言堂
  去掉中国龙形象,换上吴友富头像
   天涯海角客              
  近来,天气突然转凉,走在大街上,便感到一股寒意袭身。所以对人们来说,都宁愿躲在自己的小窝里,不愿意出来的。生活在南方还好,要是在北方,大多数在不得已的时候,方才出来。但是受生活所逼的人们,纵算不愿意,还是要出来的。区区在下常听隔壁的大妈劝上学的儿女:多穿件衣服,千万别冻着,小心感冒。要是诸君在路上碰上感冒的,或者冻的牙齿打冷颤,还要愣充“英雄”的学生,定是没听父母的话。
  自然,这冻着感觉到冷了,可以多穿件衣服;感冒打喷了是小病,也不打紧,吃几片感冒药定也能见疗效。这些生活中的伤风感冒,只要不过于严重,皆是小事。不过常人说话打起喷来,可能要感应周围的一些人。不过要是换一位社会上有头有脸,举足轻重的人物,说话打起喷来,轻者可能影响一方,重者地动山摇,次日新闻上报道,名扬四方。
  近年来,很多打喷震的地动山摇的专家学者,在中国频频出现。平日里虽然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上没什么建树,但他们语出定是惊人的,纵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就是要说一番让人们一下子不能接受的,定是要跟人们唱一些反调,因为他们是专家和学者,一个人要是在乎起这些头衔的时候,为了炫耀一番专家和学者的称谓,煞费苦心一番思索,一定要说些与普通人有所区别的话,不然走在人群中实难表现出他们的“鹤立人群”。在每次这些专家和学者的语出惊人一番之后,伴随着众人的口水,过一段时间皆淹没在历史的轨道中。
  相信诸君对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将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我们可爱的吴友富教授并且深有体会的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此外,还要有所考虑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看来我们可爱的吴友富教授是用心良苦,为了让中国迎合西方的文化,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的“龙”是一种恶兽。我们定要把这标志了几千年的形象“龙”去掉,西方的皮肤是白色或黑色的,我们为了让西方人看了高兴,将来也定要在黄皮肤的外面涂上白或黑的颜色,这样西方那些黑白皮肤的人种看到,定会打心眼里喜欢。他们定会齐声呼:“全中国就数吴教授最英明,真正的懂得西方文化的精髓。”为我们中国有这样的精英,为大上海有这样的精英,举国欢庆吧!看来要是有一天真的能去掉“龙”的标志形象,不仅让西方人看的舒心,中国定能走在世界的前端,扬眉吐气一番。
  为了我们的民族人类思想更开放,视野更宽阔,一定要去掉中国“龙”的形象标志,最好换上吴教授的头像,让世人瞻仰,因为吴教授此举是伟大的,空前绝后,几千年来人们想不到的,被他发觉了,他不配谁配?平日人们说什么我们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精神,那些人的看法都是狭隘的,只有遵照我们的吴友富教授的大力宣传、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份的体现出现今的中国是与世界接轨,按西方人的标准发展的,去掉“龙”形象标志意义任重道远。
  要是有一天西方人对中国的国旗上面是五角星,看到顶不舒服,到时为了让西方人舒心,定要按照吴友富教授的体现民族文化底蕴,打消西方人的偏见,说不定也可以在五角星四周再画一个圆圈。
  中国上海这座大都市汇聚了众多精英的脑袋,前段时间先是“历史教科书”案,现在又是“弃龙”案。概不知将来又会出现什么事情让国人大开眼界的案例呢?区区在下只能期望象吴友富教授一般的精英在狡尽脑汁之后再轰鸣一番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