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少木森《禅诗99首》

(2005-07-03 07:15:34)
分类: 随心言堂
  评少木森《禅诗99首》
                 
  说是评论少先生的禅诗,无非是给自己的脸上添金。就象有些文人一样,总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说自己那年那月见过某位著名作家和诗人一样。只不过有一点我不明白,他见过那些个著名的人,他的文才是不是也会跟着提高呢?
  说起这样的话,也算是丧气的了,对当今的文坛来说,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多,如果想一个个揪出来,恐怕三天三夜也点不完。
  我这是在做作什么,评少先生的禅诗,尽说这一些丧气的话。
  两个多月前的某一天,我收到少先生给我邮寄过来的禅诗,当时对我来说自然是欣喜不已。刚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信封,那颗心还是滚热的,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信封,一本白皮书带有一些红色和上面印有《少木森禅诗精选99首》跳入眼帘。当时一看,咧开嘴微微一笑。比夏天饮了一杯冰镇的啤酒还要美。
  当我翻开一页的时候,少先生自己亲自题笔的几个字足实让我吓了一跳,直冒冷汗,只见上面写着‘天涯海角客指正’。我发觉自己的双手好象直打哆嗦,不知是少先生客气,还是跟我开个小小的玩笑,对我这样一个对禅诗完全是门外汉的人来说,看到这几个字无疑是脸红不已。可单单从这几个字就能看出少先生为人谦和,性情平淡,易近人。不似我辈,肚子里没多少墨水,还一味的发着众多的牢骚。
  从少先生的简介里得知一些少先生的往事,不对,应该是他从文写禅诗的往事。少先生在现实中好象获得了很多的奖项,最高奖项是澳洲华文成就最高奖,出过几本诗集。如《花木禅》、《谁再来出禅入禅》等。我想这一些对少先生来说无非已成为过去,他的禅诗正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辈只能站在那里远远的瞻仰!
  禅诗在我的眼里犹如智慧的一座高塔,靠不得,近不了身。只能远远的瞻望。读起来自然有些赶着鸭子上架!
  嘿,总算还好,最近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每天抽空一些时间硬是把少先生的禅诗给啃了下来,看完少先生的禅诗之后,好象感觉到自己脑袋里充满了智慧。这不,前几日与一位朋友交谈的时候,朋友当时就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我问他这是作什么?他对着我笑了笑道:“嘿,朋友,一段时间不见,你的脑袋里长出智慧了。”我给逗乐了。要说是长出的这些智慧,恐怕也是从少先生的禅诗中所获得的。
  翻开禅诗看到第一首《林静鸦惊心》:
                 
  偶尔和你们踏入静林
  谁不想把脚步放轻
  对话细语轻声
  甚至默然无声
  只让心与心彼此倾听
  或者倾听天籁清音
                 
  一阵鸦噪石破天惊
                 
  惊着了谁的心
  没惊动一片林子的静
                 
  的时候,我不由的想起2003年12月份在榕树下凉月满天的版块里面也因少先生的禅诗有一场小小的争议!对于文坛来说,争议并非是一件坏事,对于个人来说争议可以从中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那一场小小的争议最后不了了之。但我从这场争议中却看到少先生的为人处世都是我辈所敬仰的。
  少先生禅诗集中很多以前我在凉月满天的版块里看过,对于其中的评论,我不能一一点到。一则禅诗并非我辈所能评及的。二则有自知之明。三则对禅诗的理解,本人就象一个刚刚学几句伊呀呀语的娃娃一般。不,应该说连这也算不上,根本就什么也不是。自然欠缺这三方面,还是不要乱写为好。
  不过当我看到其中一首《树下驻足》:
                 
  在树下飘逸着绿云的树下
  我们相对了许久
  默契了许久是谁                 
  把清寂的心情装饰如树叶                 
  一叶叶多汁而饱满
  风依依雨依依                 
  篱菊疏影依依
  秋声秋韵依依
                           
  依依是我们心中那一点冷暖             
  依依是树叶扑向尘泥的声响            
  依依是秋雨空蒙中            
  那一朵不肯老去的美丽
                            
  悠然望南山
南山远不远呢
                 
  的时候,想起在榕树下与少先生相遇的情景,当时少先生贴出来的时候,我并不明白这诗中的意思。后来少先生告诉我们,这一首是送于凉月满天与我及那个版块的所有朋友。是一首离别之作,我看到的时候,不免的有些惆怅!当时足足呆在盯着电脑的屏幕发起呆来。就在这首《树下驻足》贴出来后两天,少先生就离开了凉月满天的版面,仿佛那一刻,我的内心好象失去了一位良师一般。
  那个时候我好象记得自己说过,每日一读少先生的禅诗,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到了今日,我才发觉这句话是说错了,因为每日一读少先生的禅诗,不仅可以清洗肝肠,将肚子里的装满污垢的东西全部排泄掉,还可以让自己让自己的智慧得到一定的提高。真是一举三得。自然说这一些不过只是客套话而已,不然有人就认为我这是在吹捧!
  入禅是一种心态,淡泊,清幽,脱俗,空寂的。把人的心灵推广向另一个高度。可惜在我辈看来,如对于禅来说,无非只能干瞪眼的份了。
  对这个时代来说,写诗是一件不讨好的事情,特别是禅诗,现实中还有几个人愿意去出禅入禅的,大家各自都忙于名利的追逐!忙于争于权势,那些出禅入禅只不过是嘴巴里抹油,滑而贼溜!在人前好象装成一付对任何事物都看透一般,其实只要有人问他,什么才叫做真实的禅,他肯定回答不出来。但是少先生不同,他是一个真正懂得禅的人,而他却在别人的面前说他并不真正懂得禅,只不过偶尔写写所谓禅诗,正是他这所谓的禅诗,就让我辈虚叹不已!
  从诗集中看到有人为他写序,说他是一个‘诗僧’。
  这僧人少先生如今是做不得了,因他是有妻室之人,但佛家还存在俗家子弟,说起这佛,我满肚子来气。气什么,只因我被几剔了光头的和尚骗过。一直到现在对和尚不抱什么好感!幸亏少先生只是佛家的俗家弟子,不然我这样的偏见会不会放在他的身上。
  看到里面有位朋友有句子话写的很好。诗者,“寺”与“言”的结合。就是一个站在寺庙旁边低低自语。真是妙绝,我看那些古代的前辈造字真是一绝,把这诗造的如此生趣,如此令人蜚思所夷。而少先生正是那位好象站在寺庙旁低低自语的诗者,因为他是一个真正懂禅,悟禅的前辈。
  对禅我辈是不懂得,萎萎缩缩的写完这个评论,直觉得手心直冒冷汗。
                 
  2005-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仓中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