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大势研判 |
一、两市成交量能萎缩到了极致。随着国庆七天长假的到来,市场观望气氛达到了极致。9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市场成交了1566亿元,仅为6月8日13099亿元峰值的十分之一强一些。俗话说,股市里什么都可以骗人,唯独成交量不能骗人。木东上篇博文也曾谈到,按照前几次股市调整的规律,当上海市场的成交量萎缩到1500亿元左右时,见底的可能性大增。
二、二次探底形态没有遭到破坏。8月26日,上证综指最低探至2850点,随后在新的箱体里围绕3100点展开了上下震荡,但2850点的绝对低点至今尚未被击穿,二次探底形态并没有遭到破坏。这就给市场主力依托2850点发动反弹行情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三、超跌个股的活跃度明显增强。我们的A股市场在6月中旬之后,经历了两轮暴跌,市场人气受到严重打击。但历史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即便是熊市,也会产生阶段性的中级行情。进入9月下旬以来,我们看到,市场虽然也经常跌破短期均线的支撑,但没有像6-8月份那样,动不动就上演千股跌停的局面。相反,封上涨停板的个股在逐步增多,盘中板块之间的联动性也在逐步增强。这些迹象表明,活跃在市场上的一些资金已经不惧调整,开始挖掘个股机会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接下来,市场自发的超跌反弹行情,可以说是一触即发。
四、假期欧美股市出现强劲反弹。
9月底,我们的A股市场面临长假因素,大机构考虑到资金运营成本,高挂免战牌,可以理解。但欧美股市不存在这个问题,节日期间欧美股市纷纷出现了强劲反弹,双针探底形态基本成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如果能够保持住目前的强势反弹格局,那么,我们的A股市场极有可能在节后第一天跳空高开,并随着节前避险资金的逐步回流,出现强势上扬的波段行情。
前一篇:对当前A股市场的几点思考
后一篇:节后有望井喷的四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