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1111 大本钟—白厅:在英国的权力中枢地带穿行

标签:
旅游英国伦敦国会大厦唐宁街 |
分类: 英格兰行记—伦敦/剑桥 |
西敏寺的东端,也就是亨利七世礼拜堂那边,与国会大厦隔一条马路相望,此时正好顺便去瞅一眼。
对俺这样时间紧迫的外国游客来说,参观国会大厦及其大本钟成了很省心的事。和白金汉宫一样,参观国会大厦也有季节限制,通常是9月15日至来年4月30日的每个周六开放,每15分钟放一批人进去。今天是周二,所以就不要想了。至于大本钟,只有英国公民才准许入内参观,外国人根本不考虑。即便是英国人,也不是随时能上钟楼,得事先通过上议院议员或者参观者本人所在选区的下议院议员预约才有可能。因为英国的议员们经常要下到基层去接触选民,所以预约,尤其是中小学生团体预约并不是什么难事。看到这里,不知你脑海中会不会产生某些联想。至于俺,出门在外,就不去想那些自找不痛快了。回想小学时,学校曾组织到当年囚禁光绪的内个哪儿参观来着,时代在发展,于是现在的孩子们是很难进去了。
1.亨利七世礼拜堂的外观,俺的右手边就是国会大厦,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2.很方便的大座钟
4.国会大厦学名“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站在它的门口,很难将这个拥有11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尽收眼底,图右侧飘扬着国旗的是“维多利亚塔”
5.
最早的威斯敏敏斯特宫,或者说西敏宫,也是“忏悔者爱德华”下令修建的,它和最早的西敏寺都建于11世纪
6.中世纪,直到1512年的一场大火之前,西敏宫一直是英格兰国王的主要住所
7.1295年,英格兰议会第一次在此召开会议,后来皇家法院也设在这里
8. 1834年,一场更大的火让旧西敏宫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建筑于1840年开工,前后盖了30年,熬死两位建筑设计师,而室内装修直到20世纪才全部完成。如今西敏宫中最古老的建筑可以追溯到1087-1100年的威廉二世时期
9.维多利亚塔高98.5米,塔下面有御用入口,1858年之前,它的高度在世俗建筑中位列世界第一
10.
宫殿外檐的石雕之精美繁复令人印象深刻。图中正前方远处有一骑马人塑像
11.这位就是被砍了头的查理一世,他这横眉立目地是冲谁啊???
12.敢情不远处站着克伦威尔,英国人真哏儿……
13.国会大厦被坚固的路障包围起来
19. 由于国会大厦内可用空间日渐不足,1992年又在大本钟旁建起了“铁闸屋”(Portcullis House)
20.伦敦眼左边就是铁闸屋,至于大本钟,2012年9月12日,首相卡梅伦在议会例行质询会开始前宣布,为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所在的钟楼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而大钟本身还叫“Big Ben”
关于此事,摘录我国网友的部分评论如下:
新浪重庆
大本钟没事改什么名?伊丽沙鳖塔还差不多!
新浪广东佛山
民主国家还要搞个女王,真是搞笑阿
新浪重庆
这是要复辟到封建社会呀。
新浪上海
无名英雄最终被权贵所取代,可悲的人类肮脏的人性!
新浪江苏无锡
笑看楼上几个
21.在亨利七世礼拜堂北侧、国会大厦马路对面,有一个“国会广场”,广场路边有一帮常年扎营抗议的人
24.
2009年2月,内谁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被一个在校博士生扔了鞋,3月4日下午,内谁在“国会广场”上朝用同样的行为给内谁报仇:http://www.douban.com/note/28435479/
在国会大厦门口转悠完毕,便一路向北前往特拉法加广场。连接两地的是“国会街”(Parliament St.)和“白厅”(WhiteHall)。
“白厅”这名字来源于“白厅宫”( Palace of White
Hall)。1530年至1698年,也就是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到斯图亚特王朝的威廉三世时期,白厅宫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住所,17世纪末,这所拥有1500多个房间的宫殿其规模已经力压梵蒂冈和凡尔赛宫,成为欧洲最大的宫殿。怎奈1698年1月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其全部化为废墟,如今,只有“国宴厅”(Banqueting
House)还矗立在白厅路边。从古至今,白厅周边一直是英国的行政中心,从首相官邸直到各部,众多中枢机构在街两旁比邻而设,于是和“白宫”、“克里姆林宫”一样,“白厅”成为了英国行政权力中心的代名词。
25.
对面的建筑是英国财政部和税务海关总署大楼,图中可看到绿地旁有几座塑像,注意看最右边那座
27.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007与女王乘坐的直升飞机经过国会大厦时,地面上挥动手杖示意的就是这座塑像(视频截图)
28.在“国会街”上向回看,面前是财政部和税务海关总署大楼东翼,远处可看到西敏寺北门
29. 这是位于财政部和税务海关总署大楼以北的“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大楼
31.这是一战纪念碑(the
Cenotaph),和西敏寺中的无名烈士墓一样,也于1920年11月11日揭幕
32.在一些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新西兰,有与此一模一样的一战纪念碑,包括中国香港也有一座
33.中间是英国国旗(Union
Flag),左边是皇家海军军旗(WhiteEnsign),右边是皇家海军后备部队、辅助舰只及相关海事部门使用的旗帜(Blue
Ensign)
34. 纪念碑另一面,中间也是英国国旗,左边是皇家空军军旗(RAF Ensign),右边是英国商船旗帜(Red Ensign),图中是2005年6月12日举行的爱尔兰阵亡将士纪念仪式的现场(网上图片)
35.外交部北侧有条小路,路口不但有警察守卫,而且被重重铁栅围住
36、却原来这里就是著名的唐宁街(Downing
Street)
37. 由于安全形势渐趋恶化,上世纪80年代末起,唐宁街口安上了铁栅。红色小楼那个口右转就能看到首相官邸了(网上图片)
38. 此时有领导车队要出来,门两侧围满了看热闹的各国人民
40.这是2005年安放的“二战妇女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碑上各面一共有17套不同工种的制服,象征着二战期间妇女在前后方承担的工作。背景中的大楼是内阁办公室
41. 白厅70号,内阁办公室,这是一个辅助首相和内阁工作的部门
43.路中间的骑马者是在一战中指挥过马恩河、索姆河等重要战役的英国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他以简单粗暴的直接冲锋战术著称,由于漠视士兵生命而获得了“屠夫”的绰号。图中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纳尔逊纪念柱
44.
回望来路,远处的维多利亚塔清晰可见,此时左手边的建筑就是白厅宫迄今仅存的“国宴厅”,查理一世就是在国宴厅门口的刑场被处死的。至于右手边的建筑,看看门口的牌子就知道是干啥的了
46.
右手边建筑门口挂着这个牌子,显然这里是皇家骑兵卫队的总部
47.
在白金汉宫换岗仪式一篇中曾提到,红袍白羽银盔的卫兵属于近卫军(the Life
Guard),在总部门口,这些小哥成为各国游客频频闪光的对象,他们最害怕遇到的当属憨豆先生
49.
图中这两个士兵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
50. 总部里面是跑马场,每年女王生日纪念日(Queen's
Official
Birthday)的阅兵式在此举50行。需要注意的是,法定的女王生日纪念日是一个公众假日但并不是女王真实生日那天,而且每年的日子也不相同,2012年是6月16日,其它英联邦国家的女王生日纪念日也都不在同一天
51. 伦敦奥运会时,跑马场是沙滩排球赛场(网上图片)
52. 骑兵卫队总部大楼
53.
那个绿顶建筑是旧海军部大楼,现在属于国防部
55.
56.
57.
总部中有一个对外开放的骑兵卫队博物馆,海报图片很有意思
58. 旧海军军部大楼的隔壁是海军部拱门(Admiralty
Arch),维基中文有一个搞笑的译名——“水师提督门”。为纪念其母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七世于1910年下令建造此门,门楣上的拉丁文写着:“爱德华七世十年:臣民感维多利亚女王之恩而立:1910”。它实际是一座大楼,现在里面是内阁办公室和首相策略处。这里已经位于特拉法加广场的西南角,穿过拱门走到头就是白金汉宫
59.英国各地无论市内外,汽车车速都快得惊人,即便在伦敦市内拥挤的街道上也是如此,由于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所以也并不危险。除了天上时时有直升机巡视以外,地面上不是能听到拉着警报的警车呼啸而过,由于车速太快,等警笛声切近再举相机是来不及的,只有举起相机等着它才能拍到警车。这辆警车时速绝对不低于80公里,从拥挤的特拉法加广场前飞过居然毫无阻碍
60.回顾一下这一路走到看到的地方(网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