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lues的看图说话
Blues的看图说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60
  • 关注人气:4,6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1 1108 “巨人之路”一日游 (6) —— 巨人之路(中)

(2012-01-25 23:16:49)
标签:

英国

北爱

北爱尔兰

贝尔法斯特

巨人之路

自助游

旅游

分类: 北爱行记—巨人之路

1. 海潮飞溅的白色浪花为画面增色不少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 大爷大妈标示出了石柱的高度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传说啊,那都是瞎说 — —!

 

那么“巨人之路”是怎么形成的呢?据地质学家分析,在五六千万年前,北爱安特里姆郡是火山运动的活跃地带。滚滚岩浆涌出地面,最后的归宿就是冷凝成为玄武岩。根据流体力学中的“热分格对流”原理,液面上下温差不大的时候,热量从下部均匀地向上传递,液体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液面上下温差超过一定数值后,液体就不再保持静止,而是形成一个个六边形结构。在六边形结构内部,液体从中心上升到液面,然后沿着六边形截面边界向下流动。1900年,法国物理学家贝纳尔((H.Bénard)发现了这种现象,因此这种对流被命名为“贝纳尔对流”(Bénard convection)。

 

3A.“贝纳尔对流”的示意图,每个液柱的对流方向是逆时针、顺时针交替进行的(网上图片)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B.“贝纳尔对流”实验形成的液体冷凝结晶及其局部特写(网上图片)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岩浆是一种密度非常均匀的液体,当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岩浆冷凝过程中会发生“贝纳尔对流”。岩浆表面也会随着冷却发生收缩断裂,这种断裂的表现类似于水塘干涸时塘底泥浆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龟裂。泥浆的龟裂是大小不均的,而在“热分格对流”作用下的岩浆,其表面会形成比较均匀分布的一个个六边形,这种裂隙会沿着柱状结构笔直地向下传导,于是一根根六棱柱便诞生了。岩浆有多厚,六棱柱就有多高。

 

3. 这个石头堆名叫“许愿井”(Wishing Well)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5. 换个角度看“许愿椅”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岩浆凝结成的石柱为何大多是六棱柱,而不是三棱、四棱、五棱或是圆柱呢?这是大自然的选择。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和相互适应,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构成了一个精妙循环且互相影响的体系。在此过程中,自然的造物始终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简单且实用。

 

大自然的任何行动都以达到目的且最大限度地节约能量和物质为原则。14世纪的英国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悟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归纳表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就是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这被后世称作“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如今这个原理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很广,实际上,更亟待应用的领域应该是环保吧。故事中的雷锋同志,无疑是高水平运用奥卡姆剃刀的优秀代表,而那些富而奢、奢而骄的人们,剃刀何时能挥向他们呢。

 

遵循奥卡姆剃刀原理的“贝纳尔对流”,必然选择六边形。因为在液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所有首尾相连的正多边形中,正六边形的周长最小,即便是曲面这个原理也同样有效。蜜蜂天生就懂得这个原理,为了用最少的蜂蜡制造出又大又结实的蜂巢,全世界蜂窝内的隔墙无一例外都呈现一个个六边形。

 

熔岩分为一个个六棱柱体冷却时,大自然“费力”最小,效率最高,因为在裂出同样总长度的裂纹时,正六边形围出的总面积最大。同理的产物还包括雪花,耗费同样的能量,制成六边形时雪花的产量才最大。

 

——周长相同时不是圆形面积最大么,为何岩浆不冷凝成圆柱或是椭圆柱呢?

 

——因为一个平面无法完全由圆形或椭圆形连缀而成。

 

大自然真是绩效管理的一把好手,蜜蜂至少还是学而知之,大自然无疑是生而知之。在游人眼中“巨人之路”是一个奇迹,而对大自然来说,这完全是它应该做的,只是一顺手的事。

 

6. Grand Causeway的顶端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7.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8. 大家裹得严严实实还难免瑟瑟,这位大哥却神气地穿着短袖站在椅子上得瑟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9. 这里塌了一大片石柱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0.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显然不是所有的熔岩在冷凝过程中都会发生“贝纳尔对流”,俺就不明白了,同样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熔岩,冷凝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涅?!

 

好在大自然又说了:亲爱的青年朋友们,我的成功可以复印!……内什么,确切地说是……可以复制。

 

此言不虚,“巨人之路”这样的傻柱子其实遍布世界各地,只是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巨人之路”那么出名而已。我国已知的火山岩棱柱群就有好几处,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福建漳州市漳浦县的南碇岛,这个方圆大约320米×210米,总面积0.07平方公里的小海岛完全由六棱玄武岩柱构成,总数达140万根。

 

11. 南碇岛(网上图片)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009年第8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详细记录了傻柱子们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84e6f0100etxq.html

 

12.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3. 海边风大,黑石柱上很滑,还要躲避浪花,攀登不易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4.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5. 在“许愿椅”上回望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6. 有些石柱表面已风化成了碗装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7.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8. 石柱的直径有多长呢,基本上相当于两只42号鞋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19.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0. 右侧偏下这根石柱剖面基本上是完美的正六边形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1. 景区的图文讲解滚筒外观基本上就是按这截石柱设计的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2.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3.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4.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5.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6.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7.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8.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29. 这里是“标题栏”的顶部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0. 左侧面就是“标题栏”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1. 还有带狗来的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2. 换个角度看 Wishing Chair 和 Grand Causeway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请看大图

33.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4.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5. 大哥又在这儿得瑟呢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6. “标题栏”尽头形成一道石门,主路到此结束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7. “标题栏”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8.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9. 这人躺的大石头是一个景点,叫“巨人之靴”(Giant's Boot)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39.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0.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1. 离开海边沿着小路继续向前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2.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3.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4.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5. 来到了之前曾远眺的那片石柱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6. 高达28米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7.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8. 可能是风化的缘故,这些比海边的石柱粗糙不少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49.

161 <wbr>1108 <wbr>“巨人之路”一日游 <wbr>(6) <wbr>—— <wbr>巨人之路(中)

 

在“许愿椅”和“标题栏”上拍摄的“巨人之路”手机视频片段,现场风声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