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1031 圣克拉拉—Marta Casa

标签:
古巴圣克拉拉自助游清凉油格瓦拉民宿旅游 |
分类: 古巴行记—圣克拉拉 |
我们并不是特别缺钱,可是对于拥有了像我们这样经历和地位的探险家来说,打死也不能去住那种为中产阶级准备的青年旅馆。
——切·格瓦拉
10月31日早上8:20,大巴驶入终点站。
虽然圣克拉拉比圣地亚哥小很多,但车站内却热闹得多,大概因为这里距离哈瓦那只有270多公里,国外游客往来比较方便吧。
下车先去售票处买转天去下一个目的地的长途大巴车票,特立尼达距离不远,票价只有8CUC。
1.候车大厅采光很好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1.jpg1031
2.车站外,打这辆车去旅馆,根据幽灵兄的介绍判断,这是一辆可以搭载外国人的正规出租车,牌照的第一个字母V表示这是维亚克拉拉省(Villa
Clara)的车,圣克拉拉(Santa Clara)是该省省会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2.jpg1031
3.一派县城周边风格的风光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3.jpg1031
4.尾气相当引人注目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4.jpg1031
一出车站,马上有出租车司机过来揽客。把事先打印好的家庭旅馆地址递给司机,他看看点头表示明白。用手势问问价格,“3CUC”,成交。
车站位于城郊结合部,进城道路比城内马路宽阔得多,路边建筑大多较新,但也明显属于那种新时代的速生产品,样式刻板,严整划一。
没过三分钟,车子已拐入市区。此时瞥一眼窗外,右边远处一个塑像进入眼帘,那里是格瓦拉的墓地,也是俺来此的目的。
5.醒目的塑像背影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6.jpg1031
6.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7.jpg1031
左拐右拐一番之后,出租车停在路边。司机示意到了,俺迷茫地四下看看,哪里?司机指指路口斜对面一个门,然后下车帮俺去叫门。不久,二楼阳台出现一位大叔的身影,得知是预订过的住客来投宿,他扔下一串钥匙,招呼俺自己开门上楼。
这是一家政府批准经营的家庭旅馆,名为Marta
Casa。Casa是民宿的意思。由于之前对当今古巴的真实生活并无实际感受,考虑到安全等问题,一直把预订正式旅馆作为住宿的原则。但小城圣克拉拉和特立尼达的国营旅馆并不多,待俺开始预订时,只剩下每晚80CUC甚至100CUC以上的高档酒店可选了,这时只好把目光转向Casa。
正所谓人不留客天留客,事实证明这无奈之下的选择其实才是正确的选择,正规Casa都是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后才能营业的,经营者需要会说英语,基本不存在安全和卫生隐患,好的Casa其软硬件不次于三星级酒店,比后者却又多出几分家的自在。
少了两次住Casa的经历将是此行的憾事,何况俺还临时更改了行程时间,如果是国营旅馆,那只能白花几晚的钱了,而在Casa这里,虽也是预订的,但只要有空房间,提前来也好商量。
古巴的普通人上网是比较困难的,不过能开办比较像样的Casa的人,自然有办法解决这点儿困难。在与“穷游”有合作关系的青年旅社预订网站www.bookhostels.com上面,就有很多古巴Casa的预订信息。找来找去,俺选了位于市中心、设施齐全、价格合理的Marta
Casa。这家Casa的双人间只要25CUC,在网上预订的时候刷卡交10%订金,其余22.5CUC在退房时当面结帐。这个是不含三餐在内的,以前曾看过有关游记,十几CUC包三餐的Casa也是有的,但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条件肯定要相应差一些,也不能在网上预订,对于俺这样时间紧张的西语文盲来说显然不大适合。
打开Marta
Casa的门,一楼没有房间,只有一道陡峭的楼梯通往二楼。来到二楼客厅,趁等主人出现的时候简单扫几眼,第一印象是“这家古巴人真有钱啊!”
此时,身着厚重睡袍的女主人出现了,这位老太太面目和善,身体微胖,因为有一条腿微跛而行动缓慢。俺告诉她因为行程有变所以早到了一天,她表示完全没问题,然后带俺穿过一个半露天走廊带到为客人准备好的房间。
6.老太太在指挥挪家具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9.jpg1031
7.客厅一角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7.jpg1031
8.主人家的合影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8.jpg1031
9.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30.jpg1031
打开客房门,第一印象是“这家古巴人真有钱啊!”
放下行李,老太太向俺介绍房内设施:小台扇、老式吊扇、雕花大木床、窗式空调、塞满饮料的大冰箱、带淋浴的卫生间……与圣地亚哥的美洲饭店相比,这房间的性价比无疑高了一大块。见俺表示满意,老太太又问三餐安排。她先把早餐的种类报了一下,听俺说不回来吃午饭,便继续问晚餐的需要,主菜有鱼肉、鸡肉和龙虾可选。古巴龙虾以物美价廉闻名,俺自然不想错过。
最后,老太太递过房门和楼下大门的钥匙,说:你先整理洗漱一下,然后到客厅找我登个记。最后又嘱咐一句:不管何时出门,一定要拉掉这屋的总电闸,锁好临街大门。
10.俺的客房内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8.jpg1031
11.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09.jpg1031
12.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0.jpg1031
13.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1.jpg1031
14.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3.jpg1031
收拾好来到客厅,她先与俺核对了一下房价,然后留下俺的护照作抵押,退房时再结帐。见俺对客厅很有兴趣,便主动打开大灯让俺拍照,然后带俺在房内四处参观。
经过厨房来到小餐厅,第一印象是“这家古巴人真有钱啊!”……
15.餐厅与客房之间是厨房,那个人是负责打扫卫生的保姆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4.jpg1031
16.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5.jpg1031
17.厨房里有两台冰箱,加上两间客房,有四台冰箱供Casa使用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7.jpg1031
18.一个杂物间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8.jpg1031
19.住客的餐桌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19.jpg1031
20.墙上有很多以意大利为主题的工艺品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1.jpg1031
小餐厅有个门通往露台,老太太带俺来到这里,一指通向屋顶的楼梯:“你上去拍一下嘛。”屋顶的风光并不宜人,因为仅就眼中所见,像老太太家这样条件的住户明显是太少了。不过所有人倒是都还能享受到同样美好的蓝天白云和绿树,眺望之下格瓦拉的塑像很小很小,但起码也知道了出门后要去的方向。
21.明亮的自然采光过道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3.jpg1031
22.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4.jpg1031
23.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5.jpg1031
24.二楼阳台的景致,隔壁正在修房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31.jpg1031
25.可以看到针尖大小的格瓦拉塑像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33.jpg1031
26. 男主人就是在这里把钥匙扔给俺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34.jpg1031
27.楼顶平台,显然如此亮丽的住户数量并不多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35.jpg1031
28.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37.jpg1031
29.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40.jpg1031
此时早餐准备好了,除了男女主人,房里一直有两个中青年女人在忙活。后来才看出来,这两位是Casa请的保姆,专为客人做饭和打扫卫生的,男女主人也不住在这里,他们在一墙之隔的楼那边另有住房。
于是,俺不得不就着丰盛的早餐再强调一遍:“这家古巴人真有钱啊!”
30.这顿早餐收费3CUC,煎蛋旁是一个类似热狗的东西,面包中夹上火腿片与奶酪片后在煎锅内加热而成
http://i617.photobucket.com/albums/tt257/docheng1234/D022.jpg1031
在国内出发前,“三环路上的幽灵”兄曾指点说在古巴住Casa不必付小费。这家女主人和保姆都很友好,还是有必要用小纪念品表示一下,而且,既然要表示,自然是早些动手更能取得双赢效果。送给做饭的黑人保姆一个清凉油,考虑到女主人家境富裕,想必看不上清凉油这种小东西,于是送给她一套我国的硬币和一个中国结小挂件,打扫卫生的保姆此时不在,那就回头再说。
没想到,刚回房便有人来敲门,开门一看是女主人。她连说带比划的意思很好理解:“你能不能送我一个清凉油?我的腿关节不好,抹一些清凉油会很舒服。”话说到这份儿上,自然要补上一个,老太太满心欢喜地连连道谢。在古巴,一小盒在我国仅卖几毛钱人民币的清凉油实在是男女老少居家旅行必备之有价无市的上上品,此情此景实在无法不让人迸发出些感叹以及那爱国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