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辉老师
一辉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46
  • 关注人气:1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与古龙武侠小说语言风格比较研究

(2016-09-16 15:48:53)
分类: 读书笔记

    金庸与古龙武侠小说语言风格比较研究

本文为昌吉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科研课题,项目号:09SSQD008

 

 

摘要:本文对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语言风格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运用个人风格和表现风格比较研究,从相互对立的层面论证了金庸与古龙武侠小说语言风格的差异。 
  关键词:金庸;古龙;武侠小说;语言风格;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136-01 


  金庸和古龙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因为两人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文学修养、思维观念等的不同,语言风格自然也有差异。 
  一、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语言个人风格的总体差异 
  金庸文笔厚重深沉,古龙文笔简洁流畅。相对而言,金庸的语言功底更胜一筹,金庸小说大多用白话文夹杂浅近文言,语言通俗流畅,句子整齐谨严。金庸武侠小说的语言水平很高,语言风格也很明显,其十五部武侠小说虽然也有语言风格的流变,但是整体上水平比较均衡稳定。 
  古龙的语言较金庸有所不足,但也独具特色,尤其是他中后期的作品语言更是简洁凝练。总体说来,古龙武侠小说语言简洁流畅,富于意境。 
  二、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语言表现风格比较 
  金庸和古龙武侠作品都属于新派武侠小说的范畴。但是无论就整体还是个体而言,二人武侠小说语言风格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是风格迥异。 


  1.语言表现风格比较之一:繁丰与简洁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都善于描写场景,但是手法有所不同,语言风格也大相径庭。整体来说金庸繁丰谨严,古龙简洁明快。试看下面两例: 
  1)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郭靖见这少女一身装束犹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荡近,只见那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射雕英雄传》第九回 铁枪破犁) 


  2)林诗音也许并不能算是个真正完美无暇的女人,但谁也不能否认她是个美人,她的脸色太苍白,身子太单薄,她的眼睛虽明亮,也嫌太冷漠了些,可是她的风神,她的气质,却是无可比拟的。 
  ——(《风云第一刀》第八章 往事不可追) 


  上面两例都是描写女主角形貌的,例(1)使用的“白”、“金”、“灿然”、“雪”等性质形容词富有词采,音律节奏和谐,词语文雅华丽,语句繁复谨严,比喻略显夸张。整体上是实写,造成繁丰谨严的语言风格。例(2)也使用了“苍白”、“单薄”、“明亮”、“冷漠”等若干性质形容词,但是以双音节词语居多,甚至还使用了两个成语。修辞方面没有使用修辞格。音韵上也缺乏韵律感。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简洁明快。 


  2、语言表现风格比较之二:平实与奇崛 
  金庸的武侠小说叙事语言平实,古龙武侠小说叙事往往平常中见奇语。金庸小说的语言如钱塘江潮,推波助澜,层层递进,直至轰然拍岸,掀起轩然大波,古龙语言现代意识较强,个性突出,节奏明快而有悬念,篇幅不长而有系列性。 
  3)他回到了藏边的雪谷。鹅毛般的大雪又开始飘下,来到了昔日的山洞前。 
  突然之间,远远望见山洞前站着一个少女。 
  那是水笙! 
  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叫道:“我等了你这么久!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连城诀》十二 大宝藏) 
  (4)一个孤独的人,一柄孤独的刀。 
  她的心开始跳,她抬起头就看见一张苍白的脸。 
  她的心又几乎立刻要停止跳动,她已久不再奢望自己这一生中还有幸福。可是现在幸福已忽然出现在她眼前。 
  他们就这样互相默默地凝视着,很久都没有开口,幸福就像是鲜花般在他们的凝视中开放。 
  ——(《天涯明月刀》最后一战 六) 


  上面两例都是小说的结尾部分。例(3)语言平和,词语通俗,句式多省略,除了一处比喻“鹅毛般的大雪又开始飘下”外没有其他修辞方式。整体风格平实质朴而又流畅自然。例(4)使用诗歌一样的语言,语音富有音乐感,如“一个孤独的人,一柄孤独的刀”。用词富有诗意,如“幸福就像是鲜花般在他们的凝视中开放”。句子以松句、散句、短句为主,运用排比、警策、移觉和设问等修辞格,营造出奇崛明快的语言风格。 


  3、语言表现风格比较之三:客观严谨与主观疏放 
  金庸擅长描绘场面,于气势宏大处见功力。古龙善于营造氛围,于扑朔迷离处见奇巧。

5)周芷若道:“你进招吧!”殷梨亭心想对方出手如电,若被她一占先机,极难平反,当下左足踏上,剑交左手,一招“三环套月”,第一剑便虚虚实实,以左手剑攻敌,剑尖上光芒闪烁,嗤嗤嗤地发出轻微响声。 
  ——(《倚天屠龙记》三十八 君子可欺之以方) 
  6)枫林中已有落叶。他们踏着落叶,慢慢地往前走,脚步声“沙沙”地响。 
  他们的脚步越走越大,脚步声却越来越轻,因为他们的精神和体能,都已渐渐到达顶峰。 
  等到他们真正到达顶峰时的一刹那,他们就会出手。 
  谁先到达顶峰,谁就会先出手。 
  他们都不想再等机会,因为他们都知道谁也不会给对方机会。 
  他们几乎是同时出手的。 
  ——(《三少爷的剑》第四六章 大惑不解) 
  以上两例是描写武打场面的,金庸的语言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井然有序,如同武术教程详细列明动作,指出要领。如例(5)使用了“踏上”、“交”、“闪烁”等动词。句子一气呵成,除映衬外少用其他修辞方法。整体语言风格客观谨严而又繁丰厚重。古龙不正面描写招式动作,而是注重渲染气氛,如例(6)“谁先到达顶峰,谁就会先出手”。句式以短句、散句为主,语言跳跃灵动,修辞格使用了顶真、夸张和比喻。整体语言风格主观疏放而又简洁空灵。 


  三、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语言风格差异评述 
  金庸的语言可以用“中规中矩,平实厚重”来概括。金庸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没有难认的字,难懂的词和艰涩的句子,多用熟语或惯用语,语言的动作性强,色彩鲜明。金庸语言不仅借助白描和心理刻画,还常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幽默诙谐。 
  古龙的语言风格是显而易见的,古龙式对白、古龙式文体独具特色。古龙后期的武侠小说语言可以称之诗体语言,但诗体还不能完全包容。应当说他的语言是诗与剧本的融合。他的语言里仿佛有另一种生命灵魂透过字面在跳动,活泼泼的浑然一体,简洁而不失奇崛,飘逸而不失刚劲  
  金庸语言风格平实厚重,古龙语言风格简洁轻灵。二者相互辉映,新派武侠小说语言独特的语言风格得以定格在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开银.《金庸古龙武侠小说语言风格比较研究》[D] .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4,4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