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一览表
(2022-12-17 20:04:21)
标签:
365高中语文古诗鉴赏 |
分类: 语文教学 |
思想内容 |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2、人生志向: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3、人生感受:伤春悲秋之情;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世事多变、沧海桑田;告慰平生的喜悦。4、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
|
古典诗歌 常用的题材 |
边塞、田园、怀古、官场、战乱 |
||
五类诗歌 对应的五种 基本表现手法 |
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叙事抒情诗——叙议结合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他诗歌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
||
古典诗歌思想感情术语 |
喜悦、愉快、欢快、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苦、深刻、积极、消极、旷达、洒脱、悲愤、乐观、悲观、哀怨、激愤、憎恶、欣喜、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愉悦、沉痛、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等。情感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
|
||
形象 |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分类 |
人物形象: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或者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包括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和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
|
古典诗歌 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 |
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 |
||
常见意象 归类 |
(一)意同象异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2、别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4、衰败:草木、乌鸦、燕子。5、壮志:大江、长风、沧海、奔流。6、爱情:莲花、燕子、红豆、连理枝、比翼鸟。7、悲伤凄凉:猿啼、羌笛、梧桐。(二)象同意异1、飞鸟:自由、孤凄无伴、漂泊无依。2、青山:故乡、超脱。3、柳:离别、思乡、愁苦。4、燕子:爱情、时事变迁。5、水:阻隔、愁情。6、船:漂流、自由。7、小楼:思念、闲适。8、鹧鸪:离愁别绪、衰败之景。 |
||
形象方面的鉴赏术语 |
生动、活泼、鲜明、优美、柔美、绚丽、明丽、明媚、灿烂、雄奇、俊俏、雄伟、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凄冷、凄清、辽阔、浩渺等。 |
||
古典诗歌中常见人物 形象 |
豪洒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 |
||
语言 |
诗歌语言 分类 |
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总体特点:诗庄(庄重)—词媚(优美)—曲谐(诙谐)。诗歌风格:现实与浪漫。词作特点:婉约与豪放。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具体风格特点:清新、平淡、绚丽、含蓄、明快、自然、直率、清幽、雄奇、悲慨、洗练、沉郁、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自然、雄奇、奔放、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洗练、含蓄、明快、诙谐、浅显、白描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平淡无奇、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浑雄健、富有哲理、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 |
|
语言风格 特点及鉴赏专用术语 |
|||
炼字 |
古典诗歌炼字的位置:五言炼二、三、五字、二五字;七言炼二、五、七字、二五字;古典诗歌常常“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 |
||
诗眼 |
定义 |
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一字:最精炼传神的字;一句:全篇最精彩和最关键的词句(主旨句)。 |
|
作用 |
翻出新意,增添情趣,增强形象性,精确表达诗意。 |
||
表达技巧 |
运用修辞 手法的技巧 |
夸张、对比、比兴、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对偶、反复、双关、对仗、排比、设问、反问、顶针(顶真、联珠)、互文等。 |
|
运用表达 方式的技巧 |
描写技巧 |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 |
|
抒情方式 |
直接抒情(直白):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隐晦):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托物言志(情)、用典抒情、叙事抒情(即事感怀)。 |
||
运用表现 手法的技巧 |
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赋比兴、渲染、用典、烘托、以景结情、无理而妙、翻因为果、抑扬、照应、即景抒怀、铺垫、铺陈、衬托、白描、工笔、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象征、寄寓、寄托等。 |
||
行文结构(构思立意)方面的技巧及 鉴赏术语 |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象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以景结情。 |
||
意境 |
定义 |
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完美融合的产物。 |
|
常用术语 |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 |
||
用典 |
类别 |
引用诗词掌故、引用人物事件。 |
|
作用 |
怀古伤今、借古言志、意蕴丰富。 |
||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
概括内容 主旨 |
内容主旨:诗中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 |
|
解题要点 |
1、要学会知人论世;2、要结合时代特点;3、要利用暗示信息。 |
||
把握思想 感情 |
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分析社会意义,评判深层内涵 |
||
解题方法:1、看标题,2、看作者,3、看序言和注解,4、找诗眼,5、品意象。 |
|||
评价观点 态度 |
观点态度包括:对事和人的态度,对社会意义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身感悟的倾吐。 |
||
解题方法:1、抓关键词,抓关键句常用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术语:喜爱、向往、追求、同情、厌弃、憎恶、不满、痛恨、指责、揭露、鞭挞、挞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