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8日

同孙女再聊“把握好‘第一’”
庄关通
上篇
2017年7月22日早晨,我儿子早点儿媳是已吃好了早点,我、老伴和孙女球球还在吃。孙女吃完早点就要出发,去外地参加“打击乐夏令研习营”,他喜欢玩打击乐。当时我问她:“球球,出门,什么应该属‘第一’?”
哪想到,孙女竟然脱口而出:“‘开门’第一!”
我笑了。
老伴明白我问话的意图,对孙女说:“胡闹!”
孙女笑着说:“‘安全’、‘安全’!”
我又说:“哪再来——碰到突发的危险境遇,钱、物都可以丢,一个字不能丢,是什么?”
孙女不顽皮了,直截了当说:“‘命’!”但又添了一句:“如果是搞得半死不活的话,我宁愿……”
“呸呸呸!”老伴刹住她了。
随即,我对孙女说:“爷爷磕磕碰碰走了七十几年,明白一个道理:想立足于社会,就得把握好一些‘第一’。等你台湾回来,我再排给你听。”
孙女从外地回来后,我曾找一个机会,同她简单地谈了是的,“把握好‘第一’”问题。我想,她已是高中生了,应该懂得这方面的常识。我告诉她,“把握好‘第一’”就是要善于首先抓好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方面,牵牛鼻子,同时再顾及第二、第三……其他方面。我对她说,七个“第一”应该把握好:治学,勤奋第一。处世,道德第一。交友,信义第一。立业,独创第一。治家,孝慈第一。出门,安全第一。终身,健康第一。
下篇
一晃,球球你已经是大学生了,尽管各方面都很好,但我还是想再同你聊聊“把握好‘第一’”,因为这七个“第一”,看似简单、明白,但要真正认识它们,始终坚持它们,并不容易。
关于“治学,勤奋第一”。“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治学就是研究学问,它涉及博览、深思、独创等方面。“览”、“思”、“创”等都非勤奋不可。从你身上看,这种勤奋,是强烈约束自己的一种自觉,无须他人监督。我须提醒的是,这种勤奋也须得法,要学会打算,防止疲劳战,减少甚至不做无用功。同样学历、同年上岗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同窗之间在功业建树有差距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勤奋程度和方法上有差距。陶行知先生给的五个字——“一”、“集”、“钻”、“剖”、“韧”,值得借鉴,做到了中心专一、广泛搜集、深入钻研、细致剖析、态度坚韧,就容易得法了。
关于“处世,道德第一”。呱呱坠地干吗?做人。不要去追求做什么显达的“人上人”,要争取做一个通达的“人中人”。“人中人”自有生存和发展的知识、能力、专长等,而其立身行事的根本在于道德。如果这“根本”一坏,那么可能为千夫所指,无立锥之地。要做好“人中人”,最最基本的是要处理好己与人、私与公的关系:要平等待人,与人为善,不目中无人、损人利己。要公私分明,爱护集体,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与人、与公的关系里,要做到两不忘:不忘祖宗,不忘祖国。我希望你心里要有道德榜样,包括顶级的、身边的,以其为镜明得失。你还要锻炼识别道德好坏的能力,以防上当受骗。
关于“交友,信义第一”。“交友”是“处世”的一个侧面,自然要讲“德”,要把诚信和道义放在首位。至圣说得好:“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直”,正也;“谅”,信也;“多闻”,见闻广博。“直”、“谅”、“多闻”三者,当然“直”和“谅”更紧要。我觉得你现在所结交的同窗都相当好,不过,以后参加工作后,情况会有所变化。你与朋友相处,自己当然要讲信义,也要学会看得请朋友是否讲信义。你可以读读孟郊的择交诗四首,比如他的《择友》中的这几句——“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它们可以让你思考怎么区分“信义”的真假。
关于“立业,独创第一”。这里的“立业”,不是“成家立业”的“立业”,而是指在与自己“治学”匹配的领域里建树功业。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当好螺丝钉,与大胆想象、敢于独创,并不矛盾。汉语熟语中,有不少褒义成语冠以“独”字,如“独具只眼”、“独出心裁”、“独辟蹊径”、“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等,都是支持和鼓励独创的,因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过程中,千千万万层出不穷的独创太重要了。你本来就惯于独立思考、喜欢大胆想象,今后更要有挑战自我、坚持“独创第一”的自信和自强。
关于“治家,孝慈第一”。你虽然还没成家,但已参加家庭文明建设,为五口之家的幸福出了大力。“家和万事兴”,要“兴”,则治家方面有不少事要做,而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孝慈”,敬老爱幼。我家的家风是“敬老慈幼,宽和相助,勤奋俭朴,好学求是”,“孝慈”在前引路,又贯穿始终,相信你能传下去。
关于“出门,安全第一”。这里的“出门”,是个借代词,指的是远离家庭,到异乡他国去学习或工作,或许由于人生地不熟,或许由于文化习俗不同,或许由于环境复杂,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安全因素,你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切记“安全第一”,注意提高自己的应变机智和能力,必要时要拟定防范策略,绝不可盲目大胆,干不自量力的蠢事。
关于“终身,健康第一”。“健康第一”是一生都应该放在心上的,不可生理和心理健康。我几十年在这方面的感受是16个字,你可参考——“吃饱”、“睡好”(这是满足生理的日常需求),“勤劳”、“动脑”(这是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自信”、“坦荡”(这是追求心理的健康标杆),“爱家”、“助人”(这是进入人间的互惠境界)。你现在的健康状况很好,比我年轻时好得多了。我希望你确保两好两无:体质好,心态好;无生活异常,无意外伤害。我相信,你的青山常在,不仅有柴烧,而且山体始终碧绿苍翠!
(2022年8月2日)
照片说明:这是我孙女在2020年发到我手机上的“生日快乐”祝福,原件是闪闪发光的动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