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族企业现代治理先驱:李锦记李文达
标签:
百年企业 |
分类: 百年企业 |
香港李锦记于1888年创办于广东珠海。李文达为李锦记第三代,其贡献一在于将李锦记做成了“酱料大王”,二在于家族企业治理,而以后者为著。
李文达,生于1929年1月5日,卒于2021年7月26日,广东新会人,香港“蚝油大王”李锦记第三代传人。1945年,李文达开始帮忙照料家族生意;1949年,李文达到澳门并开设六家工厂,专做外贸;1954年,李文达遵从父命,到香港正式加入李锦记;1972年,李文达正式成为掌舵李锦记,此时的李锦记员工不足20人。2021年7月26日,李文达去世,享年91岁。
家族纷争,险象环生
李文达亲历了家族的三次内部纷争。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李文达的父亲李兆南与两个哥哥因发展方向主张不同而发生纷争。那时,李锦记主打高端市场,为打开蚝油的大众市场,李文达提出推出“平价蚝油”的建议,但这个提议很快遭到了他的两个伯伯和堂兄们的否决。1971年,李兆南的两个哥哥意欲连手收购其股份,一场家族争夺大战由此展开。直至1972年,在父亲的支持下,李文达及其弟李文乐协助父亲以460万港币收购了其他人的股份,完成家族重整。
第二次纷争发生在李文达时代。当时李文达和弟弟李文乐一起经营着李锦记。1986年,李文乐病重提出分家,并要求清算股权。当时李锦记正在兴建大埔厂房,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李文达多次和弟弟协商不要分家均未成功,兄弟俩为此对簿公堂。这场官司足足打了6年,李锦记甚至被法院责令停业半年,最终结果是李文达以8000万收购李文乐40%的股权。
第三次纷争发生在李文达的儿子之间。1992年,四子李惠森提出进军中国大陆保健品市场。在家族的支持下,他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合作成立南方李锦记健康产品有限公司,并以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直销模式开始了市场运作。1998年,中国政府对鱼龙混杂的直销模式进行“一刀切”式的禁止,让李锦记公司对南方李锦记的未来产生怀疑,有关掉公司的想法。但南方李锦记掌门人李惠森拒不同意,家族再次陷入分家的危险局面。这个时候,李文达决定以家族为重,对儿子妥协,保住了南方李锦记,也捍卫了家族的团结。
教之以文,约之以法
“这两次分家给我很大刺激。我想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家族企业里也会发生。后来我想出了办法,就是成立家族委员会。现在李锦记的家族委员会有七位成员,是我、我太太和我们的五个孩子。每三个月大家开会,互相交流,达成共识,确保为李锦记的事业齐心合力。”2013年,李文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李文达的父亲李兆南于1988年病逝。父亲的去世,弟弟的离去,家族的破裂,让李文达痛定思痛,深思其中的缘由。他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主要源于他与弟弟两人接受教育的差距。自己跟随父亲,学习到父亲的经商才能,继承了父亲儒雅的一面,而弟弟李文乐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把金钱与利益看得更重一些。
为了不让后代重蹈覆辙,走向破裂家族凝聚力的老路。李文达未雨绸缪,在自己退居二线后,将精力放在教育子孙辈上。他特意将孩子们送到内地接受传统教育,并带着他们参加葬礼,让孩子们意识到人活一世,最终拥有的只有亲情。
不仅如此,李文达根据孩子们的性格与能力,精心为他们安排任务与职责。长子李惠民挑起家族投资的重担,二子李惠雄主管家族基金,三子李惠中担任酱料集团主席,四子李惠森执掌企业“无限极”,女儿李美瑜负责产品技术和研发,并负责家族学习以及发展中心。
孩子们各有任务,各司其职,这仅是李文达家族治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家族企业治理的体系建设。2002年,在李文达的安排之下,几兄弟赴欧洲、日本等地考察家族企业的延续方法,并最终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家族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公司只是家族的一部分,没有家族的和谐永续发展,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就无从谈起。”
李文达所创立的家族企业传承的治理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风家训,二是家族宪法,第三就是家族委员会。
家风家训
愿景。李锦记早期的标语“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已变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随着李锦记入选成为航天食品,“没人的地方也有李锦记”。
使命。李锦记有两个使命,一是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通过酱料传播到全世界。二是要将中国中草药保健品传播到全世界。
核心价值观。 思利及人。“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李文达早年收到朋友赠的一幅书法,对此诗深以为然,并将其作为整个李锦记集团的宗旨。“无论做人做事、搞好家庭还是办企业都需要‘思利及人’,也就是说,只要想谋利,就一定要首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这样才可能长久。” 李文达曾如此诠释这四字的内涵, “做什么事情都要思利及人,就是思考对方有没有获得好处。你有利,我有利;我有利,就要回馈社会。”
产品质量是他交给外界的一份重要答卷。李锦记厂房都有这样一条标语:“100-1=0”。这意在告诫操作者:一百个步骤中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就等于白做,因此每个环节都必须到位。另外,对李文达来说,经商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让客户吃亏”。早年曾有位美国经销商对一批蚝油的口味提意见,尽管不是质量问题,李文达也立刻把这批货收回,换了一批新货发给经销商,这笔交易单算运费就损失很多,但李文达认为,口碑比赚钱更重要。
家族宪法
现在尚无公开的李锦记家族宪法的具体内容。“世直研观察”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出了部分条款,如下:
1.李锦记集团坚持家族控股,只有具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才能持有公司股份。
2.集团董事长必须是家族成员,CEO可以外聘,但董事局一定要有非家族人士担任独立董事;酱料和保健品两大核心业务的主席也必须是家族成员,主席人选每两年选举一次。
3.下一代无论男女,只要具有血缘关系,就具有股份继承权;下一代对于是否接手家族生意拥有自主选择权,不参与经营也可以获得股份和参加家族委员会资格;
4.下一代进入家族企业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至少大学毕业,并至少在外部公司工作3至5年;第二,应聘程序和入职考核和非家族成员相同,必须从基层做起;第三,如果无法胜任工作,可以相较非家族成员多给一次机会,若仍无起色照样被炒鱿鱼。另外,如果下一代在外打拼有所成就,李锦记需要时可将其召回。
5.家族会议每3个月召开一次,每次4天,前三天家族委员会核心成员参加,后一天家族成员全部参加。
6.家族成员不要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如果有人离婚或有婚外情,自动退出董事会;如果有人因个人原因退出董事会或公司,股份可以卖给公司,但仍然不离开家族,仍是家族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
7.家族成员年满65岁时退休。(也有说70岁)
8.家族宪法内容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经家族委员会75%以上成员通过,一般家族事务的决议超过51%就算通过。
家族委员会
家族委员会是家族沟通平台和家族的最高权力机构、立法机构。家族委员会的核心成员为李文达夫妇及其子女李惠中五兄妹共计7人组成,委员会的主席由大家轮流担任。家族中所有争议、争执都要在例行会议上提出、解决。
家族委员会下设有家族办公室、家族慈善基金、家族学习和发展中心、家族投资公司,四个机构一并统辖李锦记集团业务。每个机构都由核心成员负责,任期两年,可以连选连任。
李锦记家族委员会,颇具仪式感。他们每三个月会安排四天的聚会,不论在天南海北,都不准请假,召开地点却不固定,可在游艇上,也可以在高尔夫球场、休闲度假村召开。家族委员会的建立,就是为了沟通。李锦记家族成员见面打招呼,是用击掌的方式,问候时用的是“你爽了吗”。“你爽了吗”,是带有广东特色的方言,其实就是李锦记家训“思利及人”的具化。爽,是李锦记的一个管理指标,也是李锦记经过百年传承与实践的潜意识和习惯,是一种“自动波”,就是为了让李锦记“思利及人”这四个字的企业精神随处可见。
同时,李文达深知,男人在外面很难照顾到家中的孩子。女人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为此,他成立了“超级妈妈小组”,家族里的妈妈每个月可以碰面交流对孩子的教育经验,从小对孩子灌输家族的理念与价值观。同时,每年李家都会组织全家族旅游,二十六个家庭成员都要参加,在旅游中互相分享家族的快乐、知识与责任。在李文达眼里,“家和万事兴,人睦财运旺。没有家族内部的和谐,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以和为贵才是长久之道。”
欢迎关注汉卓德百年企业数字化平台,共创百年企业伟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