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四、词汇之词汇和词的结构
(2016-04-22 15:32:43)
标签:
考研大纲文化现代汉语学习云南大学 |
分类: 现代汉语学习小记 |
(一)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词汇是众多词语的集合体,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并选出种种句子从而进行交际的。
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掌握的词越多越能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自如。
积累词汇的方法:深入生活;大量阅读;加强写作实践;勘查词典。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
总之,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包括不定位不成语语素、成语语素。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叫词缀,包括定位不成语语素。词缀又分为前缀和后缀。
无论成语语素还是不成语语素都可以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1、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写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2、词汇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以及缩略词语
a、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一般来说意义分为两类: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确定语素的方法:采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如“蜡烛”中的“蜡”和“炷”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可见二者各是一个语素,须注意的是两种替代缺一不可。采用替代法还要注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一致。
语素的分类: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但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最有实用价值,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分为成语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和不成语语素(不能单独成词)。不成语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一般是自由的,另一类只表示附加的意义,在词的结构中位置是固定的,叫词缀。
以语素的位置分: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词缀都是定位语素
,词根是不定位语素。
b、词和词的构成、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类型
词:词由语素构成。两者都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独成句或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
词的构成: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构词语素分两种:词根(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语语素和不成语语素)、词缀(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语语素)。
单纯词(单语素词):
其中的多音节词有以下几类:
连绵词: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连绵词多由古代传承下来。其中有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参差、仿佛、忐忑、吩咐;叠韵的:两个音节韵相同,如彷徨、哆嗦、蟑螂;其他:声韵都不同,如蝴蝶、芙蓉。
叠音词:如星星、瑟瑟、皑皑、姥姥;
音译的外来词:如葡萄、沙发、巧克力;
合成词(多语素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
复合式又包括联合型、偏正型、中补型、动宾型和主谓型。
联合型: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相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如价值、关闭、改革、尺寸、质量
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如主流、小说、腾飞
中补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如推翻、改进、书本、马匹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如司机、管家、站岗
主谓型:前一词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而成,如仅仅、刚刚、姐姐、哥哥。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又叫派生词,如老乡、老王、刀子、石头。
3、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词、语素和字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如“谁喜欢巧克力糖”,共七个字、五个语素、三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