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有快乐,成长更美好

标签:
育儿快乐成长适度的限制行为有度自控能力 |
分类: 浅谈我见 |
清晨推开窗,坐在飘窗上看书开始感觉有丝丝凉意,找了件小外套披上继续享受属于自己的小时光。想起那晚吃山竹时,发现果肉里有核,吃着好麻烦,便问可爸:奇怪,这山竹怎么有核?昨天你剥给我吃的为什么都没核。可爸笑着说:哪能都没核?是我剥的时候把有核的吃了,没核的留给你吃。
想起这些“小确幸”不禁嘴角上扬,许多时候幸福常常以这样的姿态融进每一个细节,而我们安然地接受却以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就好像前段时间经常跟着可爸一起打羽毛球,便以为自己已经和他旗鼓相当、沾沾自喜。直到看到他和别人对打时激烈地你来我往,才懂得原来他默默地自动倒退几个档配合我的节奏。
前段时间,有部讲述父母教育问题的电视剧火爆荧屏。当时,我也加入了追剧队伍。剧情里多多的妈妈极度关注孩子的成绩,让孩子几近“崩溃”。其实孩子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喜欢感受“小确幸”,也希望偶尔的甜蜜瞬间能让平日里的压力烟消云散。而家长如何给孩子带来小确幸?不是要一味严苛的管制教导,而是“有度”有节,合理安排,偶尔为孩子带来一些小惊喜,满足他们的愿望。
可可现在还小,虽然还没到跟成绩较真的时候,但却是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这时候,很多爸妈会关注孩子看电视、玩平板电脑、吃零食等行为,总是一味制止。但我个人觉得“物极必反”是非常有道理的。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故事,我之前早教班里有个孩子,她的妈妈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认为孩子不应该吃零食,在她家里是绝对控制!于是每次班上只要有人吃零食,这个孩子都眼巴巴盯着对方:好吃吗?可以给我吃一点吗?甚至别人吃完的零食放在桌上,他都无法安心去做其他事情,所有注意力都在零食上!这真不是夸大其词,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把握好健康与快乐的平衡,为孩子打造一个“有度有快乐”的童年。什么叫“有度”?其实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心中有度”,一个是“行为有度”。不盲目过度地去干涉孩子,而是从更科学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需求,并给予适度的管理和满足。这样孩子在心理上得到了足够的尊重感和满足感,适度的限制又不会让孩子沉溺其中,给身体带来危害,真正做到健康、快乐共收获。
比如数码产品,虽说对眼睛不好也担心孩子沉迷,但我们选择只在周末的时间享受它们带来的视觉刺激也是一种劳逸结合;又比如零食,闲暇时的零食分享让孩子轻松感受快乐,也是美事一桩。当然,更可以二者结合,比如我家可可是个小吃货,只要她能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的时间,我一般就都会答应她的要求,这样不仅满足她的小愿望,同时也培养了她的自控能力。毕竟只有坚持“有度”的育儿原则,才能为孩子打造一个更加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