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加多宝集团的公益助学模式

(2012-09-18 11:48:22)
标签:

育儿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福特曾说过:“好的企业与优秀的企业之间是有差别的。一家好的企业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一家优秀的企业也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但他还要努力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企业依赖于社会,也要回报社会,继而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很多企业已经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加入到社会公益的大军中来,尤其在公益助学方面,有投资建希望小学的、有捐资捐物的、也有资助贫困学子的。

对此现象的看法,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很多企业已经将公益助学付诸实践,对于公益助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忧的是,很多企业的公益行为缺乏长效机制和合理的模式,终不能长久,所以其行为没能够从根本上达到助学的效果。

我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当下的企业助学也确实出现了不少乱象。比如有的企业也认同应该去做公益,但其公益助学行动缺乏规划和坚持,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有的企业捐助了希望小学,但是校内设施却跟不上,学生依旧用着破旧的桌椅;有的企业为山区学校建机房,但豪华的机房一年才用两次,原因竟是没有能够教课的老师!

以上种种迹象都在对现代企业的公益行为敲响警钟,这也是对企业公益长效机制的一种呼唤。在笔者看来,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不应仅停留在捐赠上,而应建立起合理的公益模式来让企业的公益变得更持久。这说起来简单,真正能做到的企业却凤毛麟角。

而对前些天新浪微群里推出的“助学微民星”活动的关注,让我对企业公益的长效机制看到了希望。

不久前,新浪微博平台上的公益助学微群“微公益*爱心助学”发起了“寻找助学微民星”的活动,最终在多位热心网友们的关注与举荐之下,推举出了三位“助学微民星”,他们分别是90后传承大爱的王春晖、博爱干妈王志航以及坚持助学的田成志。

其中90后的王春晖,因为曾经受到过加多宝集团的资助,现在正在通过支教这种公益方式传承公益大爱。王春晖投身于公益助学,无论是参加“加多宝·学子情”一堂课支教还是带领同学到打工子弟学校公益助学,都体现出了现在90后这种公益助学的新鲜血液对公益大爱的传承。而且王春晖对于公益的传承,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已经是中国地质大学支教社团领队的他在传承公益大爱的同时,也成功地把个人对公益的坚持,变成群体的坚守。从王春晖的助学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加多宝·学子情”在资助贫困学子的同时,还能引导他们参与公益,唤起受助者来传递公益助学的火种,使公益助学的力量得以生生不息的延续。这种力量不正是我们一直在期待的企业公益的长效机制?

为此,我深入地了解了一下加多宝集团的“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原来它已经坚持了12年,捐助了4000多万资助善款,累计资助了8000多个学子。

在加多宝集团坚持公益助学的同时,我注意到它还通过一堂课支教、爱心义卖等多种形式来凝聚像王春晖这样的受助学子和消费者成为公益助学的有生力量。这种模式走出了传统公益活动单点传播的死角,从互动性和可持续性等角度与民众进行开放式沟通,从根本上降低了公益的门槛。加多宝集团创新的公益模式值得其它企业借鉴。

不难看出,加多宝集团的公益助学没有单单停留在捐助上,它已不再满足于个人英雄式的公益助学模式,而是通过多元的公益助学形式配合资助学子活动,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公益助学,切实推动了全民公益的开展。

企业做公益事业的最高境界,不是帮了多少人,捐了多少钱,而是在其的影响下,有多少人曾受到你的帮助,并对你的公益行为产生认同,继而能参与进来。让公益的力量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老子道德经中的哲思在“加多宝学子情”的公益助学模式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的将企业公益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将中国的公益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