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拗九节平潭福州孝顺过九育儿 |
分类: 成长足迹 |
喂粥的温馨瞬间,特别喜欢右下角这位妈妈幸福温情的表情。
周一是拗九节,虽然在那前一天母亲就给我们打电话说拗九节要吃“拗九”,但因为在福州取材不方便也就没放在心上,不过福州人的习俗是吃“拗九粥”(以荸荠、花生、红枣、桂圆为主,可加入莲子、 白果等,与白米渗糯米加红糖同煮至熟或烯烂 成粥即可食用)。
那天去接可可放学的时候已经有点迟了,上楼的时候遇到可可班上的一个小朋友跟他外婆一起走下来,外婆见到我兴奋的跟我说吃八宝粥什么的,我没听清楚以为她要给我八宝粥,刚好她手往书包里一直掏东西,连忙拒绝。等我走到三楼,觉得奇怪,每个班级都有好多家长在里面。直到来到可可的教室,可可迎出来拉住我的手“妈妈,你最迟来了”,然后拖着我往她的桌子走去。这时候周老师也跟过来,准备给我们拍照。可可拉我入座后就开始喂我吃粥,边喂边笑,有点难为情的样子。呵呵。
虽然给我们这些家长准备拗九粥不算什么轰动的事情,但是喝着粥内心还是觉得暖暖的。为学校的细心周到觉得感动,也能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虽然有点形式化,但至少那一天家长接收到来自学校以及孩子们给予的温暖,还挺有意义的。按学校领导的话这么说:我们要从小让孩子知道要懂得孝顺父母、长辈!
婆婆家吃的是像左上角的像花一样的拗九,
母亲家做的是像三角形一样的拗九,陷都一样,是甜的。
福州人主要以孝顺节来过,在我们那边主要是过九,
也就是岁数逢九,或者是岁数九的倍数的人过的节,
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平安安的度过。
关于拗九的传说: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
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