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成长足迹 |
想起初为人母时手忙脚乱的感觉,孩子周岁以前,每个月都将面临新问题的到来,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过自从孩子2岁以后,问题更新速度显然慢下来。到可可三周岁后,我想着已经是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孩子的性格大体也初具模型了,身为妈妈的我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吧?然而,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可可的变化却让我始料不及,直到现在我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究竟缘何我的女儿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最开始的时候,我和可可的老师只是觉得最近小人儿有点不一样,但具体哪里不一样了事实上我们自己也说不上来,就是那种感觉挥之不去。慢慢的发现,可可的动作和性格都更加的男性化,喜欢跟人勾肩搭背,一副大姐大的模样;再后来发现是喜欢发号施令,喜欢小朋友服从她的命令。
直到昨天,畅来家里做客,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在家里看不到可可的这一面,即使平时带她到外面跟小朋友玩,也没有发现这些现象,以致我对此几乎一无所知。
畅的爸爸妈妈都是脾气超级好的人,什么事情都愿意跟孩子耐心慢慢说。畅和可可一直是好朋友,虽然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最近可可的变化也让畅无所适从。比如在学校的时候,可可喜欢安排畅做一些事情,以一种命令的语气。畅虽然面露难色,大多时候也都服从可可的安排,但我们都能感受到畅的不开心,不过可能因为两人经常一起玩,畅也不会激烈的反抗,实在受不住的时候才会哭着向他人求助。比如昨天在家里,畅玩什么玩具,可可都要夺过来说是自己的,然后自己一直玩,以前的分享意识统统抛在脑后了,除非畅生气或者不理她的时候,她才会主动求和,或者逗畅笑,然后把玩具给畅。
昨天傍晚,畅和可可一起去体育场的沙池玩沙子。畅想玩可可的独轮车,可可坚持要自己玩不分享。畅后来向别的小朋友借了个翻斗车,可可想玩,畅也不愿意分享,势在必得的可可终于受到挫折来到我面前哇哇大哭。那一刻,我多么希望可可能受到更多这样的挫折,让她明白什么是分寸,什么是尊重。
我回想了这两三个月来的一些客观环境,希望能对自己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有所帮助。
第一:可可除了班上的小朋友,平时也有一些固定伙伴。比如蓓蓓妹妹,特特哥哥,雨辰姐姐。蓓蓓妹妹也有点大姐的风范,平时跟可可一起玩的时候,可可大都跟着她转,可最近两个月因为天气太热缘故都没见过面。特特哥哥也是个比较强势的孩子,在他面前,可可一般很难占上风,自从特特哥哥回老家上学来几面的机会也很少。雨辰姐姐是大班的孩子了,总像个大姐姐照顾小妹妹一样,然而因为病情,雨辰姐姐断断续续已经住院了两三个月了,几乎也不碰面了。
第二:可可班上本来有两个极具领导力的孩子,一个上了幼儿园,一个回老家避暑。就目前现状而言,可可是班上最强势的孩子。当孩子头久了,可可越发的趾高气扬了。我甚至希望其他孩子能强势一点,让可可多受点挫折。
一向认为孩子间的矛盾应该由孩子们自己来处理,可眼前的情景作为父母的我们还应该袖手旁观吗?显然小朋友们的性格几乎不可能让可可受到什么挫折了,而作为妈妈的我,该不该强势的让可可了解什么是轻重?什么是分寸?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呢?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