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谁给英文罩上神秘面纱?

(2011-07-07 20:10:54)
标签:

英文启蒙

phonics

语言信号

语言能力

分类: 浅谈我见


记得大学最后一次英文考试时,我苦苦等待成绩出来,生怕因为它让我错失一等奖学金。那天在走廊里听到成绩,我激动的欢呼:哈哈哈,过了过了,我英语考了70分啊。当时身边就有个陌生人回了一句:70分也用得着这样开心?他一定不能理解各科成绩都优秀的我总是被英文扯住后腿的苦。

 

在怀孕的最初,就跟老公说:以后女儿的英文就交给你了,其他我可以负责。可惜我家老公虽然英文成绩也不错,但始终处于哑巴英文阶段。以致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三岁了,我们始终不敢给女儿任何有关英文的东西,生怕我们误导她。

 

关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育婴师课程学习的时候就有强调:1岁前是孩子音素积累的高峰期,所以孩子1岁前我们大人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后期语言发展的也会相对快一些。虽然这个研究当时学习的时候不是特别在意,但是后期在女儿以及班上小朋友的身上还是得到了证明。而最近在看《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里面也提到类似的发现:如果在九个月以内能够接触到两种以上的语言信号,那么这些语言信号会让他形成记忆,这对于以后学外语会有所帮助。我想在学习语言上,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他们之间还是有相通之处。

 

是谁给英文罩上神秘面纱?

 

女儿一岁前,我常常忙于家务而把她一人丢在房间里玩耍。虽然女儿五个月就懂得叫爸爸,可是后期语言一直发展的极为缓慢。到女儿一周十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从那之后开始坚持给女儿进行亲子阅读,虽然平时阅读的时候大都只是跟着文字读,但还是能根据图画去理解意思,甚至是一些成语也能因为阅读的增加而慢慢理解;平时也开始注意和她之间的交流,在我们早教中心里,给孩子学习儿歌的一套书籍是由我们专家自己编写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每句话都配上专家特意设计分解图,让孩子能从图画上直观的理解儿歌的意思,经过这种种刺激,可可的语言能力才开始不断提高。

 

以上是可可学习语言的方式,我想也是目前大多数孩子学习中文的方式,而这个过程跟书上提到的“phonics”有异曲同工之处,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给孩子提供真实的英语情景,而这一切也可以通过大量的原版英文绘本以及英文动画片来弥补。只是我们都被自己英文不好的事实裹住了脚步。而忘了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其实就是学习phonics的最好方法。

 

书上提到的phonics教法大致可以概括成:先有阅读接触的基础,再系统梳理一下规则,然后通过大量阅读合适的读物来巩固强化。最终达到的结果是:一个规则不管在什么样的阅读材料中出现,孩子们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出来。甚至说,最后将 Phonics 这种有形的规则变成了阅读中无形的感觉。而这种内化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能力。

 

同样和我一样英文也不好的妈妈还是担心自己的孩子的英文不行,甚至和我一样不敢轻易让孩子接触英文。看了这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听力辨音能力的积累和提高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做家长的,只要提供孩子喜欢的东西即可,孩子能看进去能听进去,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她自然就会有收获。这点,不需要家长指手画脚。

 

希望看完这书之后,自己能放平心态,用对待语言的方式来对待英文,给孩子提供相应的英文启蒙环境,不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

 

突然想起蔡康永的一句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记录在此,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