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成长足迹 |
以前见过一个女孩经常会说一些狠话,比如:“你给我滚出去,我要把你卖到四川去,我要把弟弟打死”等等这样的话,当时观察到该女孩的妈妈也经常对孩子讲狠话,我就想可能是因为大人的榜样没做好影响到孩子,所以平时对这方面我都特别注意,在女儿成长过程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
事实上,即便我几乎从没对孩子说过狠话,但是女儿满3岁以来却频频爆出让人抓狂的狠话,这对一向讲究委婉的我而言,真是极大的挑战。
比如,中午放学回来,我忙着做午饭,小人儿看到了糖果。
拿着糖果满眼期盼的来问我:妈妈,我可以吃糖果吗?
我:可以,等吃完饭可以吃一个。
可可:不要,我要现在吃。
我:马上要吃饭了。等吃完饭。
可可:臭妈妈,我要让你到火星去。
诸如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于是每天爆出狠话无数,比如:“我要把你的屁股打碎;我要把你压扁,压成肉饼;我要把你扔到垃圾桶;我不要跟你做好朋友,我让你自己一个人玩;我要把你的手压断。”天啦,妈妈们,看到这里,你们是否也觉得抓狂?这些句子那么的陌生,可孩子她自己就发明出来了,而且不断的反复的使用,有时候面对此类种种真觉得崩溃。所幸自己还比较理智,没有直接跟她较真,而是查阅了一些资料,孩子如此究竟为了什么呢?
最近查阅了一些书籍,各方资料都表明3岁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诅咒”敏感期。下面是“捕捉儿童的敏感期”里的片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这个发现又使他开始重复说一句话。语言的秘密何止于此!很快,儿童又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剑一样能刺伤别人,诅咒的敏感期来了。”“儿童发现了语言的力量,便开始没轻没重,快乐的使用。成人很怕儿童使用诅咒词汇,一听到就反应强烈,视诅咒为洪水猛兽。”
“儿童可能在重复人类早期的足迹,在基本语言形成后(3岁左右),儿童突然转向使用这类“强有力”的词,而且使用的非常巧妙,常让大人大吃一惊!但是,几个月后,这种语言就悄没声地过去了。”
原来说狠话也是个敏感期,而且会自然消失。然而这几个月,我们能做的就只能等待吗?不知道大家的孩子是否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怎么处理呢?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可似乎我又只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