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你的爱无法让孩子安心?

(2011-06-12 14:01:47)
标签:

楚楚

安全感

咬手指

先兆流产

分类: 浅谈我见

这两日在看《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因为自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在女儿身上我特别注意安全感上的给予。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浏览了下目录,看到有关于安全感的章节,也就先挑选出来看,看完后内心感慨不已。

 

为何你的爱无法让孩子安心?


 

前些日子,朋友见到我问:“你有看到楚楚(是朋友的女儿,今年已经7岁)的手吗?好恐怖呀,十个指头的指甲全没了,都被孩子自己啃掉了。”我没有看到孩子的手,只是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一直在查阅各种书籍。这两天看这本书更加确定了我的想法,那就是楚楚是因为安全感的缺失才有这样的行为!

 

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因为孩子只有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以后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和信赖的关系。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如父母不能向幼儿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幼儿就会缺乏安全感——节选自《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于是我连忙上qq找朋友。

我:楚楚最近还咬指甲吗?
朋友:没有了,太高兴了。手指也长了很漂亮。可是弟弟开始咬了,老是放嘴巴咬手皮。
我:你观察看楚楚没咬指甲后没有其他的行为。
朋友:比如?
我:比如咬衣服之类的。观察看看。
朋友:有,我还骂了她。
 
显然,孩子的内心焦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排解,虽然表面上孩子不咬手指了,可是她换成咬衣服了。楚楚这孩子跟我的生活有过很长一段的交集,所以我对她也更了解一些。
楚楚还未满月的时候,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她的妈妈因给她父亲治病欠下许多外债,只好将女儿留给孩子的奶奶照看,而自己四处谋生,只为能早日还清债务。而奶奶因为失去儿子内心悲痛不已,常常以泪洗面,让孩子也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朋友每个月回家一次看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朋友见孩子特别怕生,没有笑容,也几乎没有应该属于孩子的那种纯真,平时更是不怎么开口说话,咬牙痛下决心,无论多苦,一定要将女儿带在身边。
 
有些家长因为种种原因陪伴孩子很少,甚至把孩子完全扔给老人,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有的家长虽然和孩子住在一起,却早出晚归,很少陪孩子。有的家长虽有一点时间陪孩子,可也就是“管教”孩子,甚至是一边做事或者看电视一边陪孩子。如果我们给了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却不给孩子精神的关爱,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其影响将是终身的!——节选自《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我很佩服朋友当初选择将女儿带在身边一起谋生活,之后母女俩形影不离,朋友对楚楚的爱可以说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一年后,有了母亲陪伴的楚楚脸上开始有了灿烂的笑容,话也多了起来,是个活泼可爱特别懂事的孩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朋友开始想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于是朋友再婚了。有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很幸福,楚楚也很快乐,这个孩子特别乖巧,特别能体贴她的妈妈。
 
在楚楚四岁多的时候,朋友怀上了二胎,因为有先兆流产的迹象,于是回婆家调养身体,婆婆对楚楚并不像对亲身孙女那样,一直比较排斥。而朋友为了保胎,大多时间都在床上,对楚楚的忽略也是可想而知,这样的艰难处境持续到楚楚的弟弟出生后才得以结束,虽然不过近一年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发生的变化却是巨大的。
 
朋友为了不让楚楚继续受到排斥,等到弟弟满月后就迅速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到自己的住处,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然而,要照顾两个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加上楚楚越来越敏感的内心以及再婚后两个家庭的种种摩擦,朋友常常处在失控的边缘。经常听到她对楚楚骂道:“你再这样子,我就把你卖到四川去。”也常常看到她把孩子关到门外去,她虽然经常跟孩子说爱孩子,但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就说不爱孩子,她的爱总是附加上条件,“不要孩子”的威胁更是成了家常便饭,而且不仅仅针对楚楚,连楚楚的弟弟也是连连遭到威胁。每一次粗暴的行为都有可能抵消孩子心里能感受到的所有的爱。楚楚常常哭着对我说:妈妈不爱我,我好想离家出走。说这样话的时候,楚楚才幼儿园大班。
 
我们一直劝说朋友不要这样。最开始的时候朋友还有点不以为意,觉得我们有点小题大做。母女俩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后来为了不让情况继续恶化,朋友将楚楚送去全日托的私立小学,上十天回来四天。一开始楚楚一直哭,一直认为是她妈妈不要她,任朋友怎么解释都没用。楚楚的老师了解到情况后,也开始劝说朋友,这时候朋友才认识到自己的方法不当,开始有点收敛,但还是没能真正的改变自己。后来虽然楚楚是适应了全托的生活,可我一直担心她的安全感问题。
 
直到这次楚楚将十个指头的指甲都啃光,朋友才似乎又开始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事实证明朋友如果无法给孩子真正的始终如一的爱,孩子的焦虑就会始终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现在连楚楚的弟弟也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朋友能更深的认识到自己方式不当吧,希望她能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还能挽救的时候及时清醒,及时的付诸行动,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希望两个孩子能有足够的分量让她有改变自己的信心和力量!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当当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87170&ref=search-1-pu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