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一切具有相同信奉的人》

(2024-05-29 11:19:05)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九十九回 第七节:拯救一切具有相同信奉的人

【原文】

一日在公馆闲坐,见桌上堆着一堆字纸,贾政一一看去,见刑部一本:“为报明事,会看得金陵籍行商薛蟠——"贾政便吃惊道:了不得,已经提本了!"随用心看下去,是"薛蟠殴伤张三身死,串嘱尸证捏供误杀一案。贾政一拍桌道:完了!"只得又看,底下是:

据京营节度使咨称:缘薛蟠籍隶金陵,行过太平县,在李家店歇宿,与店内当槽之张三素不相认,于某年月日薛蟠令店主备酒邀请太平县民吴良同饮,令当槽张三取酒.因酒不甘,薛蟠令换好酒.张三因称酒已沽定难换.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不期去势甚猛,恰值张三低头拾箸,一时失手,将酒碗掷在张三囟门,皮破血出,逾时殒命.李店主趋救不及,随向张三之母告知.伊母张王氏往看,见已身死,随喊禀地保赴县呈报.前署县诣验,仵作将骨破一寸三分及腰眼一伤,漏报填格,详府审转.看得薛蟠实系泼酒失手,掷碗误伤张三身死,将薛蟠照过失杀人,准斗杀罪收赎等因前来.臣等细阅各犯证尸亲前后供词不符,且查《斗杀律》注云:“相争为斗,相打为殴.必实无争斗情形,邂逅身死,方可以过失杀定拟。”应令该节度审明实情,妥拟具题.今据该节度疏称:薛蟠因张三不肯换酒,醉后拉着张三右手,先殴腰眼一拳.张三被殴回骂,薛蟠将碗掷出,致伤囟门深重,骨碎脑破,立时殒命.是张三之死实由薛蟠以酒碗砸伤深重致死,自应以薛蟠拟抵.将薛蟠依《斗杀律》拟绞监侯,吴良拟以杖徒.承审不实之府州县应请……以下注着"此稿未完".贾政因薛姨妈之托曾托过知县,若请旨革审起来,牵连着自己,好不放心.即将下一本开看,偏又不是.只好翻来复去将报看完,终没有接这一本的.心中狐疑不定,更加害怕起来.正在纳闷,只见李十儿进来:请老爷到官厅伺侯去,大人衙门已经打了二鼓了。贾政只是发怔,没有听见.李十儿又请了一遍.贾政道:这便怎么处?"李十儿道:老爷有什么心事?"贾政将看报之事说了一遍.李十儿道:老爷放心.若是部里这么办了,还算便宜薛大爷呢.奴才在京的时侯听见,薛大爷在店里叫了好些媳妇,都喝醉了生事,直把个当槽儿的活活打死的.奴才听见不但是托了知县,还求琏二爷去花了好些钱各衙门打通了才提的.不知道怎么部里没有弄明白.如今就是闹破了,也是官官相护的,不过认个承审不实革职处分罢,那里还肯认得银子听情呢.老爷不用想,等奴才再打听罢.不要误了上司的事。贾政道:你们那里知道,只可惜那知县听了一个情,把这个官都丢了,还不知道有罪没有呢。李十儿道:如今想他也无益,外头伺侯着好半天了,请老爷就去罢。贾政不知节度传办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端木持易见解】

(一)

法国的创始人克洛维是个狠人,喜欢战斗。他曾经看不起上帝,他说:“他不能够救援信奉他的人,所以我认为他缺乏力量”。

什么叫强大?

连自己的亲人、朋友、属下都保护不了,还敢称为强大?

贾府的力量变化,就是有这样一个过程。薛蟠第一次打死人,完全没事儿;第二次打死人,花了钱,说了情,结果呢?费了老大劲儿,也没有用了。贾府救不了他了,判个绞监侯,类似现在的死缓,已经算是“便宜薛大爷呢”。前后变化的原因,不过是贾府依托的力量,都逐渐消亡了,从太妃开始、到元春、再到王子腾等等,上层人物凋敝,后继人物萧条,哪还有什么力量可言呢?

如今贾政自己都无法在朝廷立足,被外放做个粮道,担心“牵连着自己”,更何况薛蟠等人呢?

真是“彼一时,此一时”了。

就像美国,他如果保护不了那些信奉他的人——欧洲、中东、日韩等等,他又怎么算强大呢?

所以,人啊,做老大很辛苦的。你得展示出自己的力量来,你得保护你的追随者,信奉者,崇拜者,否则,你屁都不是。

(二)

今天早上听鲍鹏山老师又在吹捧孔孟之道。他说“我们人人都在宣传 ‘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所有人都相信这种胡说八道的东西的时候,那么,天下就没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就是在我们心中,永远保持一份信念——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善的,相信这个世界一定有公平正义。从哪个地方证明呢?从自己这里开始证明。我们人人都相信这个世界有公平正义,那么,这个世界是不是就平了?这就是我们对天下的贡献,这就是平天下”。

鲍老师苦口婆心,劝世以救时,好不好呢?好。但非常有限。为什么呢?因为他这套理论,是唯心主义的,是主观主义的,是不辩证的。

信仰固然重要,但信仰不是“绝对的”,不只是“意识的”,不是靠想象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历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其前提、需要坚实的物质为其条件、需要现实的力量斗争中去树立、巩固和发展。

从医学上来说,人是由精、气、神构成;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人是由:生产、物质、信仰所构成。他们实际上是整体,而绝不可分割。认识分析的时候,固然是可以剖析;但现实的改造中,他们却必须被当做整体来处理。

必须将实践-认识-信仰整体来看,从实践出认识,从认识出信仰;然后再从信仰返回,指导认识,指导实践。

我举个例子,人类的历史实践,让我们产生“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认识,同时认识到资本主义自身必然灭亡的规律;再之后才认识到“否定资本主义的全部过程——即共产主义运动”就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从而人类将“共产主义运动”作为自身解放运动的方向转为信仰,就是有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我们才以这个共产主义运动,来指导我们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身边具体的资本没落性,并为消灭它而在现实中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

人类的最大利益是共产主义运动,推动这个运动发展的人都是为了正义的事业,都值得视为我们真正的朋友。这样,我们就将利益、知识、信仰的对立统一关系,搞清楚了。

信奉什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了。我们就摆脱了低级的主观唯心主义了。

(三)

克洛维据说后来改信了罗马的天主教。

那么,这说明他就信奉上帝了吗?

不。

他只是需要借此团结被征服地区信奉天主教的人。就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天子”也不过是一种类似“上帝”的信仰罢了。

我们有些人,动不动都以“三观”合与不合为朋友,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有一些人动不动只为能不能分点好处,关系亲密不亲密,即所谓的“利益”,来看待朋友,这是机械唯物主义。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朋友”关系?

我个人认为,是“大道”——共产主义运动,是“大义”——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即无产阶级的利益。

行大道、重大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就是最铁的兄弟。

为此,我们必须展示我们的力量来——

拯救一切具有相同信奉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