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外拿车”到“境外拿车”》
(2023-10-17 14:01:46)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九十三回 第二节:从“京外拿车”到“境外拿车”
【原文】
这里贾琏便叫那管租的人道:“说你的。”那人说道:“十月里的租子奴才已经赶上来了,原是明儿可到.谁知京外拿车,把车上的东西不由分说都掀在地下.奴才告诉他说是府里收租子的车,不是买卖车.他更不管这些.奴才叫车夫只管拉着走,几个衙役就把车夫混打了一顿,硬扯了两辆车去了.奴才所以先来回报,求爷打发个人到衙门里去要了来才好.再者,也整治整治这些无法无天的差役才好.爷还不知道呢,更可怜的是那买卖车,客商的东西全不顾,掀下来赶着就走.那些赶车的但说句话,打的头破血出的。”贾琏听了,骂道:“这个还了得!"立刻写了一个帖儿,叫家人:“拿去向拿车的衙门里要车去,并车上东西.若少了一件,是不依的.快叫周瑞。”周瑞不在家.又叫旺儿,旺儿晌午出去了,还没有回来.贾琏道:“这些忘八羔子,一个都不在家!他们终年家吃粮不管事。”因吩咐小厮们:“快给我找去。”说着,也回到自己屋里睡下.不提.
【端木持易见解】
这一节说了一件事儿,那就是朝廷“征用车辆”。不管你是谁,做什么的,都一概无偿征用了。贾家如此实力,也敢不放在眼里,打了车夫,还“硬扯了两辆车去了”。至于那些做买卖的,车上的货物全部“掀下来”,把车征用走了。
何以如此嚣张跋扈?
征用车辆又有何用?
研究发现,大约只有内外用兵或者类似用兵的围猎活动,才会发生此类大型事件。
比如清朝,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进行“木兰秋狝(xin)”92次,其中康熙帝41次,乾隆帝40次,嘉庆帝11次。每一次“木兰秋狝”之规模,耗费均很大,若是没有一定的国力支撑,基本不可能玩得转。帝王每次进行“木兰秋狝”,从者有宗室子弟、文武大臣、八旗禁卫军、蒙古贵族等,人数在5000到30000不等。为保证出行,清朝每次征用民间两千多辆车,骆驼一千余匹。
你看,“征用民间车辆”的事情,就是这样出现的。然则,为什么要搞这个秋猎呢?
古代其实不只是在秋季打猎,四季都有打猎。《左传》记载:“春蒐(su)夏苗,秋狝(xin)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根据四季不同特点,取予有度。春天的田猎,仅限于搜捕寻找不能怀孕产子的猎物;夏天的打猎,之所以被称为夏苗,因其主要活动的内容是,为庄稼苗除害,故推测,应是以鸟雀蛇鼠等为主要猎物;秋狝则是真正地臂鹰持弋,骑射猛兽的打猎;冬狩,是带着猎犬围猎,或者在田间放火烧草,猎捕逃窜出来的猎物,焚烧后的草灰还是肥田的良品。这些都是农业空隙之中开展的工作。
狩猎,是围绕着服务农业这个主要生存方式而展开的,在农耕时代,狩猎是一个副业。在战争频繁的时代,狩猎会突出其练兵备战的目的。在和平年代,它的“讲事”(即进行军政大事)目的,就变成次要的了,主要是经济上的副业了。
军事和官僚是统治阶级的两大法宝,所以,为了减少民众练兵,就把民众的这种狩猎活动取消了。只允许统治阶自己进行组织和训练。然则,练兵是需要花钱的,统治阶级慢慢的会削减这些开销。导致武备越来越松弛。这是各个王朝的一般规律。
就拿以色列来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以色列的军费占GDP的比重在25-30%之间,八十年代则保持在15%左右,直至九十年代还有10%的占比,2021年以色列军费占GDP的比重为5.2%。世界各国的统治阶级,在武备方面的投入都不多了。
平时不练兵,武备松弛,遇到战事,再想让百姓拿钱,困难就比较大。让统治阶级拿钱,更是无从谈起。军队响应不急,或者练兵来不及,就会军事失败。另外一方面,由于军费支出下降,只能招一些穷苦阶层的人进入部队,一旦有事儿,他们也根本不会为统治者卖命。任何人要卖命的干,必然是为自身的阶级利益而战,这是战争的必然规律。
统治阶级自己都不愿意拿钱练兵,发放足额工资和抚恤金,于是就会放纵下面的人掠夺,比如这个“征车”,就成了必然结果。于是民心更加丧失。以色列此次的军事报复行动,就是一次统治阶级不拿钱,纵容士兵对外进行的掠夺战。因为不对外抢,则必然对内抢。以色列前线作战士兵工资2021年为4592元左右,其他非作战部队3710元,战斗支援部队2700元,军队行政人员工资1862元。而以色列法定最低工资为11725元。而军官平均工资是多少?23100元,但还是赶不上以色列国家的平均工资24500元。(注:这里的“元”是按照美元汇率为7来折算的人民币计价)。以色列军官和士兵都快饿死了,他们还能忍多久?这就是此次战争背后的经济账。以色列军队只好把“京外拿车”变成了“境外拿车”。仅此而已。
放开手让被统治阶级参与军事,武装群众,等于自寻死路;统治阶级自己,又不愿意舍命参加军事战斗,也不愿意花钱消灾。于是,王朝后期的军政,还是那个结论,啥也不是。大抵都是糊弄一天算一天吧!军事如此,政治如此,经济其实大抵也是如此。
这个时候,只要陈王奋起挥黄钺,则必然是:歌未竟,东方白。
以色列军人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是倒戈向内,打倒国内的大资本家,开仓放粮。而不是跑到巴勒斯坦抢几块破砖。那里哪有多少牛奶、面包和蜂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