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力量,只为人》

(2023-09-12 10:41:54)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九十二回 第五节:有一种力量,只为人

【原文】

且说凤姐因何不来?头里为着倒比邢王二夫人迟了,不好意思,后来旺儿家的来回说:迎姑娘那里打发人来请奶奶安,还说并没有到上头,只到奶奶这里来。凤姐听了纳闷,不知又是什么事,便叫那人进来,问:姑娘在家好?"那人道:有什么好的,奴才并不是姑娘打发来的,实在是司棋的母亲央我来求奶奶的。凤姐道:司棋已经出去了,为什么来求我?"那人道:自从司棋出去,终日啼哭.忽然那一日他表兄来了,他母亲见了,恨得什么似的,说他害了司棋,一把拉住要打.那小子不敢言语.谁知司棋听见了,急忙出来老着脸和他母亲道:‘我是为他出来的,我也恨他没良心.如今他来了,妈要打他,不如勒死了我.’他母亲骂他:‘不害臊的东西,你心里要怎么样?’司棋说道:‘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决不肯再失身给别人的.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妈要给我配人,我原拼着一死的.今儿他来了,妈问他怎么样.若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那里,我跟到那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他妈气得了不得,便哭着骂着说:‘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那知道那司棋这东西糊涂,便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直流,竟死了.他妈哭着救不过来,便要叫那小子偿命.他表兄说道:‘你们不用着急.我在外头原发了财,因想着他才回来的,心也算是真了.你们若不信,只管瞧.’说着,打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来.他妈妈看见了便心软了,说:‘你既有心,为什么总不言语?’他外甥道:‘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我若说有钱,他便是贪图银钱了.如今他只为人,就是难得的.我把金珠给你们,我去买棺盛殓他’,那司棋的母亲接了东西,也不顾女孩儿了,便由着外甥去.那里知道他外甥叫人抬了两口棺材来.司棋的母亲看见诧异,说:‘怎么棺材要两口?’他外甥笑道:‘一口装不下,得两口才好.’司棋的母亲见他外甥又不哭,只当是他心疼的傻了.岂知他忙着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抹死了.司棋的母亲懊悔起来,倒哭得了不得.如今坊上知道了,要报官.他急了,央我来求奶奶说个人情,他再过来给奶奶磕头。凤姐听了,诧异道:那有这样傻丫头,偏偏的就碰见这个傻小子!怪不得那一天翻出那些东西来,他心里没事人似的,敢只是这么个烈性孩子.论起来,我也没这么大工夫管他这些闲事,但只你才说的叫人听着怪可怜见儿的.也罢了,你回去告诉他,我和你二爷说,打发旺儿给他撕掳就是了。凤姐打发那人去了,才过贾母这边来.不提.

【端木持易见解】

红楼梦里有一种悲伤,那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悲伤,目下也很是蔓延流行。而且加上了一些现代的面纱,或被人嘲笑为“拜金主义”,或被机械唯物主义自夸为“唯物主义”。

这种悲伤,不独红楼梦里到处都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里面也都有。

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是否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

《西游记》是如何走出这种悲伤的呢?那孙猴子就是我们心的象征,没有办法,心头久久压着石头,走不出悲伤。后来遇到唐僧,开启了他的心门,带他出国学习去了。就像我的一个学生,她也曾深陷俗世的烦恼之中,后来离了婚,变卖了家产,移民到国外去了。在国外学习、思考、追求新的理想和方向。这就是一种解决办法。

《水浒传》里的人们如何走出悲伤呢?那108个好汉,挥刀奋杀,好不痛快。这是一种复仇的解决办法。

《三国演义》里的人们如何走出悲伤呢?上安社稷,下安黎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大约就是他们的解决之道。

《西游记》是个人从思想角度解决问题;《水浒传》是朋友兄弟从情义上解决问题;《三国演义》是政治军事联盟从政治军事上解决问题。

那么,红楼梦呢?他究竟解决问题了没有呢?又试图从哪里解决问题呢?

红楼梦,主题是反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思想禁锢。主张土地自由、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个性自由、绝假纯真、婚姻自由、顺乎自然等。一句话,他要支持资产阶级搞自由资本主义。也就是说,他想从体制上彻底解决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专制问题。这是红楼梦超越前三部小说,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根本原因。

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表现了一系列大无畏的决裂姿态。哪怕是死,也要迅速摆脱旧有的束缚,也就是说,作者一刻也无法忍受过去到现存的一切了。

他让秦可卿选择悬梁自尽,以求速速解脱。瑞珠选择触柱而亡,以求摆脱威胁。张金哥上吊,守备之子投河自尽,以摆脱父母的束缚。尤三姐抹脖子、尤二姐吞金,摆脱羞辱。如今司棋撞柱子、表哥抹脖子,以求速速解脱。

一句话,红楼梦里,作者宁死也不愿再忍受束缚。

他们不屈服于任何力量,无论是政治力量、父母力量、金钱力量……。他们都要以死抗争、抗争到底。这就是红楼梦最伟大的地方。他们只有一个追求,那就是“只为人”——只为做一个真正的人——而努力奋斗。

他们绝不像司棋的妈那样,见了“金珠”,“便心软了”。他们真正做到了裴多菲《自由与爱情》所言的那样“若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境界。所以,红楼梦是真正的中国的一座文学高峰,是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任何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那些伟大名著的中国瑰宝明珠,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为世界人民所做的文明贡献。

可惜,世界对它的认知,还微乎其微,有待我们,将其灰尘除尽,重新擦亮,光芒再次万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利无利》
后一篇:《商鞅该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