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批判》

(2023-03-17 11:23:23)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八十四回 第五节:艺术批判

【原文】

  却说贾政试了宝玉一番,心里却也喜欢,走向外面和那些门客闲谈.说起方才的话来,便有新近到来最善大棋的一个王尔调作梅的说道:据我们看来,宝二爷的学问已是大进了。贾政道:那有进益,不过略懂得些罢咧,`学问'两个字早得很呢。詹光道:这是老世翁过谦的话.不但王大兄这般说,就是我们看,宝二爷必定要高发的。贾政笑道:这也是诸位过爱的意思。那王尔调又道: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和老世翁商议."贾政道:什么事?"王尔调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做过南韶道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说是生得德容功貌俱全,此时尚未受聘.他又没有儿子,家资巨万.但是要富贵双全的人家,女婿又要出众,才肯作亲.晚生来了两个月,瞧着宝二爷的人品学业,都是必要大成的.老世翁这样门楣,还有何说.若晚生过去,包管一说就成。贾政道:宝玉说亲却也是年纪了,并且老太太常说起.但只张大老爷素来尚未深悉"詹光道:王兄所提张家,晚生却也知道.况和大老爷那边是旧亲,老世翁一问便知."贾政想了一回,道:大老爷那边不曾听得这门亲戚。詹光道:老世翁原来不知,这张府上原和邢舅太爷那边有亲的。”贾政听了,方知是邢夫人的亲戚.坐了一回,进来了,便要同王夫人说知,转问邢夫人去.谁知王夫人陪了薛姨妈到凤姐那边看巧姐儿去了.那天已经掌灯时候,薛姨妈去了,王夫人才过来了.贾政告诉了王尔调和詹光的话,又问巧姐儿怎么了.王夫人道:怕是惊风的光景。贾政道:不甚利害呀?"王夫人道:看着是搐(chù 的来头,只还没搐出来呢。贾政听了,便不言语,各自安歇,一宿晚景不提.

却说次日邢夫人过贾母这边来请安,王夫人便提起张家的事,一面回贾母,一面问邢夫人.邢夫人道:张家虽系老亲,但近年来久已不通音信,不知他家的姑娘是怎么样的.倒是前日孙亲家太太打发老婆子来问安,却说起张家的事,说他家有个姑娘,托孙亲家那边有对劲的提一提.听见说只这一个女孩儿,十分娇养,也识得几个字,见不得大阵仗儿,常在房中不出来的.张大老爷又说,只有这一个女孩儿,不肯嫁出去,怕人家公婆严,姑娘受不得委屈,必要女婿过门赘在他家,给他料理些家事。贾母听到这里,不等说完便道:这断使不得.我们宝玉别人伏侍他还不够呢,倒给人家当家去."邢夫人道:正是老太太这个话。贾母因向王夫人道:你回来告诉你老爷,就说我的话,这张家的亲事是作不得的。王夫人答应了.贾母便问:你们昨日看巧姐儿怎么样?头里平儿来回我说很不大好,我也要过去看看呢。邢王二夫人道:老太太虽疼他,他那里耽的住。贾母道:却也不止为他,我也要走动走动,活活筋骨儿。说着,便吩咐:你们吃饭去罢,回来同我过去。邢王二夫人答应着出来,各自去了.

 

【端木持易见解】

自从进入《红楼梦》下卷以后,我总觉得失去了一种极大的乐趣。

我逐渐发现,原来是下卷的作者丧失了一种能力,那就是“真假”辩证的能力。没有了真假的对立和冲突,作者近乎平铺直叙,一切好像顺理成章,也就把原本的张力弄没了。

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如果你照下卷这个办法去记录,看起来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我们却觉得索然无味。就像报纸上所谓新闻,实际上没有一篇能带给我们“新”的感觉。都是千篇一律,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言。

为什么要这样搞?

因为他们怕人们认识到各种“假”——造假、虚假、借假等等,他们要让人们相信他们,他们怕人们不相信他们。他们害怕人们认识到“假”就像害怕“真空”一样。他们不是否定存在,而是否定人们的认识。他们不是改变现实,而是改变人们的脑袋。人们不舒服了,他们说,你不能觉得不舒服啊,你要觉得舒服啊。

我慢慢发现,这种办法,其核心手段,就是只写事儿,不写人,不写人的情感。比如这一节,诸位请看,“却说贾政试了宝玉一番,心里却也喜欢”,这就是直接告诉诸位结果,说贾政高兴了,但这个结果,不是我们心里感受出来的。你是小说,你不是解读。我可以这样说,因为我是在解读。小说或者说艺术,是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要表达“贾政心里高兴”,可以写“贾政归房静坐,想起日间宝玉对答,拿起茶杯,抿了又抿,总觉得今日茶口比往日甜香了不少,于是呼人急往外间,招闲客詹光之流共铭”。读者自然可以从中感知贾政的喜悦,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啊。

然后就开始流水账,谈论介绍相亲的这些事情,意思何在呢?没意思的很。王作梅和詹光既然要来做媒,难道还不了解张家的事情?张家如果要招上门女婿,难道还要请王作梅去做媒吗?结果邢夫人又说张家是要招上门女婿。兜兜转转又说是孙亲家(即孙绍祖)家告知她的,说是张家托过孙家,请孙家帮忙找上门女婿。既然张家托过孙家,又怎么会再托王作梅呢?岂不是胡扯?

不管这些人物设计是真是假,我想说的是,小说对事情的叙述,要极简化,对人物的情感要极重化,甚至事情的叙述,只不过是为情感铺垫和服务的。这才是艺术,艺术不是为叙事服务的,在艺术里面,叙述要为艺术服务。艺术就是为情感服务,为人服务。要长篇大论的叙事,那就去写说明书好了。

还有一点,写故事,要符合实际。邵南道在人家王府面前,娘娘家面前算个屁?王作梅介绍他们家女儿给宝玉,纯粹是扯淡,门不当户不对。即便是门当户对,邵南道焉有不从之理?还会有要人间宝玉入赘的道理?

这就像拍电影,逻辑不清,缺乏说理性,这算是硬伤了。

总之,下卷很不好。不仅故事内容不流畅,逻辑上不可信;而且形式上用平铺直叙,不是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所以缺乏艺术性。

我很怀念上卷。这是我此刻心境。

不过,我还是会继续读下去。希望下一次,批判的更深入一些,所以,我准备再读点艺术哲学和艺术批判的书籍,欢迎大家推荐。

我希望下卷,能成为我们搞艺术批判的活教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