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神弃智》
(2023-02-08 08:54:17)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八十二回 第六节:绝神弃智
【原文】
雪雁才出屋门,只见翠缕翠墨两个人笑嘻嘻的走来.翠缕便道:“林姑娘怎么这早晚还不出门?我们姑娘和三姑娘都在四姑娘屋里讲究四姑娘画的那张园子景儿呢。”雪雁连忙摆手儿,翠缕翠墨二人倒都吓了一跳,说:“这是什么原故?"雪雁将方才的事,一一告诉他二人.二人都吐了吐舌头儿说:“这可不是顽的!你们怎么不告诉老太太去?这还了得!你们怎么这么糊涂。”雪雁道:“我这里才要去,你们就来了。”正说着,只听紫鹃叫道:“谁在外头说话?姑娘问呢。”三个人连忙一齐进来.翠缕翠墨见黛玉盖着被躺在床上,见了他二人便说道:“谁告诉你们了?你们这样大惊小怪的。”翠墨道:“我们姑娘和云姑娘才都在四姑娘屋里讲究四姑娘画的那张园子图儿,叫我们来请姑娘来,不知姑娘身上又欠安了。”黛玉道:“也不是什么大病,不过觉得身子略软些,躺躺儿就起来了.你们回去告诉三姑娘和云姑娘,饭后若无事,倒是请他们来这里坐坐罢.宝二爷没到你们那边去?"二人答道:“没有。”翠墨又道:“宝二爷这两天上了学了,老爷天天要查功课,那里还能象从前那么乱跑呢。”黛玉听了,默然不言.二人又略站了一回,都悄悄的退出来了.
且说探春湘云正在惜春那边论评惜春所画大观园图,说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这个太疏,那个太密.大家又议着题诗,着人去请黛玉商议.正说着,忽见翠缕翠墨二人回来,神色匆忙.湘云便先问道:“林姑娘怎么不来?"翠缕道:“林姑娘昨日夜里又犯了病了,咳嗽了一夜.我们听见雪雁说,吐了一盒子痰血。”探春听了诧异道:“这话真么?"翠缕道:“怎么不真。”翠墨道:“我们刚才进去去瞧了瞧,颜色不成颜色,说话儿的气力儿都微了."湘云道:“不好的这么着,怎么还能说话呢。”探春道:“怎么你这么糊涂,不能说话不是已经……"说到这里却咽住了.惜春道:“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探春道:“既这么着,咱们都过去看看.倘若病的利害,咱们好过去告诉大嫂子回老太太,传大夫进来瞧瞧,也得个主意。”湘云道:“正是这样。”惜春道:“姐姐们先去,我回来再过去。”于是探春湘云扶了小丫头,都到潇湘馆来.进入房中,黛玉见他二人,不免又伤心起来.因又转念想起梦中,连老太太尚且如此,何况他们.况且我不请他们,他们还不来呢.心里虽是如此,脸上却碍不过去,只得勉强令紫鹃扶起,口中让坐.探春湘云都坐在床沿上,一头一个.看了黛玉这般光景,也自伤感.探春便道:“姐姐怎么身上又不舒服了?"黛玉道:“也没什么要紧,只是身子软得很。”紫鹃在黛玉身后偷偷的用手指那痰盒儿.湘云到底年轻,性情又兼直爽,伸手便把痰盒拿起来看.不看则已,看了唬的惊疑不止,说:“这是姐姐吐的?这还了得!"初时黛玉昏昏沉沉,吐了也没细看,此时见湘云这么说,回头看时,自己早已灰了一半.探春见湘云冒失,连忙解说道:“这不过是肺火上炎,带出一半点来,也是常事.偏是云丫头,不拘什么,就这样蝎蝎螫螫的!"湘云红了脸,自悔失言.探春见黛玉精神短少,似有烦倦之意,连忙起身说道:“姐姐静静的养养神罢,我们回来再瞧你。”黛玉道:“累你两位惦着。”探春又嘱咐紫鹃好生留神伏侍姑娘,紫鹃答应着.探春才要走,只听外面一个人嚷起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
【端木持易见解】
(1)
著名中医学家邓中甲写过一本书,叫《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写的特别好。其中讲到中医或者说不独中医而是整个古代的的物质观的时候说,我们基本上是气一元论和气精神学说的统一。气一元论是说,物质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精-神原理是说,气的积聚提炼产生精华,是为精;精的进一步凝练升华,是为神。我个人认为,用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比拟的话,拿生物链来说,比较合适。大家都知道生物链最低端是植物,然后动物吃植物,再然后高级动物吃低级动物,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用物理学来看,煤炭石油直接利用,要比用来发电的利用率高,发电以后再通过电池储存然后转换为电机的磁能,利用率进一步损耗。煤炭石油天然气如果是气,电就是精,磁就是神。我这是做一个类比,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那就是神来之不易,非常消耗能量。人体内有五种神,分别是灵、魂、魄、意、志。藏在哪里呢?藏在五脏内部。“心藏灵(神)” “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统称为“五脏藏神”。这五种比较“神”的东西,非常耗能。由食物的营气和空气结合,氧化后形成精气(葡萄糖、糖元之类物质),精气进一步转换为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出能量较多,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这个“食物空气——葡萄糖或糖元——ATP”模型,不一定对哦,但“气——精——神”的基本理念是这么回事儿。
既然五神来之不易,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十分珍惜?自古以来,养生家就主张我们要少动神,最好是不动神。不动就不会消耗,对不对?尽量让我们的身体只保持最基本的植物性本能活动,是消耗能量最低的状态。就像电脑,待机状态比较省电;手机开到飞行模式,比较省电。待机和飞行模式,是不是放空的模式呢?就是如此。
人要是放空自己,啥也不想,就比较有利于身体回到自然状态,有利于调动身体自然本能进行自我修复,大约这种状态最好的就叫胎息状态或者说婴儿状态,屏神静气,返璞归真的“真人”,就是特指这种自然状态的人。大家要是理解了以上基本逻辑,是不是就能理解道家、养生家、医家的基本思想了,对不对?
理解真人,有什么好处呢?好处非常多。最起码大家要晓得,如果要保养我们的肉体,就需要少动神,不动神。如果要剧烈的动神,就需要补充能量,消耗肉体,甚至用机器取代肉体。我们有一种趋势,那就是数字化的生命,人工智能要消灭肉体,用机器取代肉体。
没有肉体的纯神,是否有意义,就像没有人的文明,是否还有意义一样,这两个问题,已经摆在人类面前,供大家深思。
(2)
以上真理,想不明白的话,就别想了,以免失眠。
失眠就是肉体和精神的冲突得不到解决。
要想彻底解决,在没有替代肉体的方案之前,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过度费神,枉费心机,早早归真,返璞自然,失眠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如果已经病了,救急的办法可以用炙甘草汤,也叫复脉汤,“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中成药可以用通脉养心丸替代。注意啊,这只是补充能量的救急法门。如果“神”的泄露问题不得到遏制,像黛玉那样,日思夜想,意志难遂,魂飞魄散,心灵煎熬,五神摇荡,恐怕仙丹也救不了她啊。
像黛玉这样的“神”病,恐怕还得心药来医。古语讲: “上工治神,中工平气,下工治形”,“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这是深得病理精髓啊。
个人之病,莫过神灵;治病之高,莫过自由。家国之病,莫过思想;治国之高,莫过解放。红楼梦如有真言,照我看,恰恰是要大家放下对宝玉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迷恋,放下对宝钗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迷信。
惜春说:“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惜春的冷眼看世界的态度,恰恰是治疗林姐姐热病的良方啊。只是,我个人讨厌下卷的转型,把林姐姐写的这么“热”,照我写的话,林姐姐应该像宝钗一样,寻个机会和理由,冷静的离开大观园,欢乐的回到南国。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吴梅村等人,不都冷静的各自归隐南国了吗?我想,这才是作者的理想归宿。
虽然我看不上红楼下卷的转型,但从另一面来讲,也有好处,好处就是让大家看看,迷恋于宝玉的下场,是不会好的。就像水浒传下卷的转型,也有此种好处,迷恋朝廷的都死了。作者写出了“转型”——即转向宝玉、转向朝廷,可是转型转向的结果,也写给了大家,那就是不得好死。大家看了心里发凉,这是好事儿。
最近看《狂飙》,高启强就是在向宝玉和朝廷的方向一路狂飙,他本不姓赵,再飙下去,别说京海了,临江都要成他高家的了,那还了得?所以,不知激流勇退,焉能不死?死了的好,大家看了心里就有点数——“宝玉不是人人都可以惦记的”。
有一个人说,人有三种莫名的罪——怀璧,居高,当途。大家细思量去吧。只是差不多就得了,别太较真,留点神,多活几年吧!最好绝神弃智,寿与天齐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