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香的》

(2022-12-07 10:59:36)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上卷 第八十回 第一节: 你是香的

【原文】

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金桂道:依你说,那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这个`'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香菱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当得起.奶奶说那一个字好,就用那一个。金桂笑道:你虽说的是,只怕姑娘多心,说`我起的名字,反不如你?你能来了几日,就驳我的回了.'"香菱笑道:奶奶有所不知,当日买了我来时,原是老奶奶使唤的,故此姑娘起得名字.后来我自伏侍了爷,就与姑娘无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益发不与姑娘相干.况且姑娘又是极明白的人,如何恼得这些呢。”金桂道:“既这样说,`'字竟不如`'字妥当.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字有来历些。香菱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只因薛蟠天性是"得陇望蜀",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鬟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宝蟾虽亦解事,只是怕着金桂,不敢造次,且看金桂的眼色.金桂亦颇觉察其意,想着: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如今他既看上了宝蟾,如今且舍出宝蟾去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我且乘他疏远之时,便摆布了香菱.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打定了主意,伺机而发.

【端木持易见解】

身和体,我们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原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身指身躯、躯干,体指肢体、分支。身是主干,体是附着于主干的外延分支。

金桂要给香菱换个名字,问她“服不服?”,香菱说“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可见,香菱已经投降。

那么,究竟菱花香不香?比桂花兰花怎么样?

实际上,香菱说的是对的。“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荷叶、莲蓬、菱角、鸡头、苇叶、芦根,更甚至泥土、河水、灰尘、都有一股香味,诸位闻过没有呢?大抵恐怕是没有这个心思去关注他们了。天底下的万物,皆有其气味,皆有其个性,格万物而知其性,这就叫有道。可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实际并不能做个有道之人呢?因为我们总是人为的给万物分等级,而不能平等以待万物。于是,人有贵贱,搞得物也有了贵贱。那些贫贱的东西,就被我们鄙视了。

可虽然我们鄙视他们,但实际上,他们依然有其个性,依然可以有芬芳的时候,依然可以有一展自己所长的时候。比如尿吧,它被人们鄙视,但当人们在路上突然晕厥,来一泡童子尿(大人尿也行),是可以立马救过来的。其味咸,性寒,能滋阴降火、凉血散瘀,并有治疗阴虚火升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出血及产后血晕之功效。在野外,被蚂蜂蜇了,拔出刺来,抹点尿,利用尿的碱性,可以中和毒素的酸性,也就不会肿痛了。再比如大便做的人中黄,是恢复肠胃益生菌最好的药。

一人一物,最要紧的是“得了风露”,什么叫风露呢?大家听过金风玉露吧?金风就是秋风,玉露一般是指秋天的露水,最是滋养万物。桂花生在秋天,得金风玉露,自然是她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我们说风露是春风雨露,那也是一样的好。春天的桃花、杏花,得春风雨露,那就是她们最美好的时光。不管是秋风露水,或是春风雨露,好不好,就看你是什么季节的花,对不对?

红楼梦的作者,大约是用四季来表达整部小说的。目前就到了秋天,金桂得时得势,你看,就非常了不得。要把其他的都给比下去,自己独享风露,独占鳌头。

金桂一心要把香菱制服,甚至弄死,这和薛蟠一样,都是“得陇望蜀”,是无穷的私欲不断膨胀使然。为此,她不惜纵容宝蟾和薛蟠勾搭,以离间分化瓦解薛蟠和香菱,然后趁机摆布香菱。

金桂看起来高明,可惜啊,世间有万事万物,你能把其他事物都灭了,只让自己活?不能容人容物,岂能独存久存呢?更何况,秋天一过,短暂的金风玉露便会消失,你金桂又岂能一直风光呢?天时一变,自然有其他人和物繁荣昌盛起来,你不也随之泯灭吗?

可惜,她想不明白,她无法觉悟,她总是存在着主宰一切的幻想。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事情,那就是红楼梦作者自己,也有一个不好的执念,他潜意识里,觉得离开大观园了就会不好。你看那些被迫离开大院的人,不是病死了,就是气死了,要么就是自杀了,出家了,或者不得已出嫁也是要死要活的痛苦的很。怎么他自己就不明白,大观园里的风露,并不属于这些人,并不有利于这些人,那么,他们离开以后,环境变了,应该说,是很有可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气候、土壤和风露,应该说是可以比在大观园里活的更好、更快乐、更自由才对。

可红楼梦作者自己却看不到这一层,她总是留恋大观园,觉得大观园总是最好的,再也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实际上,这是作者很不好的地方。

我们说,“埋骨何须桑梓地,人人处处是青山”。为什么能够“处处是青山”呢?就是因为,我们可以植树造林,我们可以呼风唤雨,我们可以改天换地。

期风待露,是一种希望,总比看不到天变要好;可静待,恐怕仍是机会主义;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通过大棚制造温室;通过空调来制造光和热,通过加湿器和除湿器来控制湿度;通过鼓风机来调节风。何愁没有属于自己的风露呢?何愁不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生活方式呢?

我们现在最缺的,还是认识自己的个性,承认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个性。从小到大,家长、老师、领导都像金桂那样,问你“服不服”,你都已经习惯了像香菱那样直接投降了,你大约都忘了,你原来也是有个性的,你原本也是很香的,你是可以有自己的风露的。

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拭目重来》
后一篇:《文龙饱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