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成便》
(2022-11-07 11:25:10)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上卷 第七十八回 第二节:零落成便
【原文】
一时,只见迎春妆扮了前来告辞过去。凤姐也来请早安,伺候早饭。又说笑一回,贾母歇晌,王夫人便唤了凤姐,问他丸药可曾配来。凤姐道:“还不曾呢,如今还是吃汤药。太太只管放心,我已大好了。”王夫人见他精神复初,也就信了,因告诉撵晴雯等事。又说:“宝丫头怎么私自回家去了?你们都不知道?我前儿顺路都查了一查。谁知兰小子的这一个新进来的奶子,也十分的妖调,也不喜欢他。我说给你大嫂子了:好不好,叫他各自去罢。我因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难道你们不知道吗?’他说是告诉了他了,不两三日,等姨妈病好了就进来。姨妈究竟没什么大病,不过咳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他这去的必有原故,不是有人得罪了他了?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凤姐笑道:“谁可好好的得罪着他?”王夫人道:“别是宝玉有嘴无心,从来没个忌讳,高了兴信嘴胡说也是有的。”凤姐笑道:“这可是太太过于操心了。若说他出去干正经事,说正经话去,却象傻子;若只叫他进来,在这些姊妹跟前,以至于大小的丫头跟前,最有尽让,又恐怕得罪了人,那是再不得有人恼他的。我想薛妹妹此去必是为前夜搜检众丫头的原故,他自然为信不及园里的人,他又是亲戚,现也有丫头老婆在内,我们又不好去搜检。他恐我们疑他,所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自己遂低头一想,便命人去请了宝钗来,分晰前日的事,以解他的疑心,又仍命他进来照旧居住。宝钗陪笑道:“我原要早出去的,因姨妈有许多大事,所以不便来说。可巧前日妈妈又不好了,家里两个靠得的女人又病,所以我趁便去了。姨妈今日既已知道了,我正好回明,就从今日辞了,好搬东西。”王夫人凤姐都笑道:“你太固执了。正经再搬进来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宝钗笑道:“这话说的太重了,并没为什么事要出去。我为的是妈妈近来神思比先大减,而且夜晚没有得靠的人,统共只我一个人;二则如今我哥哥眼看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器皿,尚有未齐备的,我也须得帮着妈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再者,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图省走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个人盘查,设若从那里弄出事来,岂不两碍?而且我进园里来睡,原不是什么大事。因前几年年纪都小,且家里没事,在外头不如进来,姊妹们在一处玩笑作针线,都比在外头一人闷坐好些。如今彼此都大了,况姨娘这边历年皆遇不遂心之事,所以那园子里,倘有一时照顾不到的,皆有关系。惟有少几个人,就可以少操些心了。所以今日不但我决意辞去,此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省的就减省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的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家当日也是这样零落不成?”凤姐听了这篇话,便向王夫人笑道:“这话依我竟不必强他。”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的便罢了。”
【端木持易见解】
封建社会里,集权的特点要求经济的垄断和集中;同时,为了抑制商业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盘剥,就需要把商业全部垄断在自己手里,既保护了自身代表的阶级,有加强了经济的垄断。这就是为什么封建社会,一定要把商业垄断在自己手里的原因。贸易垄断权在朝廷手中,最大的好处是提高了集权财政效率。地方势力缺乏财政支持无法坐大,而直达北京的财政渠道又非常通畅,财政集权的方式让北京的权力更加集中,垄断与集权的财政、社会架构是相适应的。
于是诞生了东南(广州)的十三行。就像大观园里,在“东南上小角门子”开了一个门。垄断行商与朝廷皇室,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群体。虽然商行的商人经济实力显赫,但政治地位低下,十三行的商人注定成为巨大的捐献者,如同一只只献祭的肥羊。在旁人眼里,大行商算大富大贵。在朝廷和地方大员眼里,捏死他们也就跟捏死个虫子似的。因此养肥十三行进而抄家,就成了杀猪过年一样。薛家、林家之于四大家族,如同甄家、贾家之于朝廷,都是养的牲口。现在用电信、移动、联通和东南的腾讯、京东、阿里等合作,其实也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的杀猪罢了。置于供销社或者将来的国家物流、国家商业集团等,自然也是如此。制造业生产血液、金融和商业用来抽血,所以,金融和商业,必须全部垄断在手里,才能傲视天下啊!
理解了以上关联关系,就能明白,薛宝钗为什么坚决搬出去的原因了。她坚决搬出去,就是要“避嫌”,要切断“联系”,以求自保。她已经很敏感的意识到,甄家出了问题,下一家就到了贾家了,贾家的“零落”已成为必然了。
那么,为什么林家、薛家、甄家、甚至最后的贾家,都要被抄呢?如果他们能够一直如数,甚至逐年提高上缴的金额,那么,主子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抄家吗?肯定没有必要啊。
可事实上呢?他们并未按照这个“发展壮大的规律办事儿”,却只是一味的“养寇自重,拥寇自肥”,总之就是找各种理由,拒绝上缴利润,这样的奴才,又怎么能久留呢?又怎么不抄家呢?
于是,围绕着剩余价值的分配和争夺,各种龙争虎斗,就这样上演了。下面找各种理由,灾情、疫情、兵乱、民生等等理由,将收入转入自己人的口袋,上面财源逐渐枯竭,搞得各省财政都成了负的,央企国企利润逐年下降,直到为负,连年亏损,愣是拿她们没办法。如此下去,岂不要真的逐渐“零落”吗?
于是到了不得不杀猪的地步了。那么,猪会甘心被绞杀吗?
自然不会啊。他们怎么办?
那就是赶紧卷铺盖逃啊,离开大观园,搬出大观园,切断跟大观园的一切联系,等到刀子真捅到猪身上的时候,原本一万亿的资产,恐怕只剩下万分之一了。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里面,哪一次抄家,是真的能抄干净的?哪一次不是利益集团提前转移,让抄家抄个空的?甄家被抄的时候,不是仍然把大头送到贾家了吗?贾家如果真被抄了,他们不会把大部分送到王家?如果王家被抄了,那他们不会送到瑞士去?自然都是一个套路了。
如果真的大规模抄家,那就面临所有人反对了,比如雍正要查检借国库银子的那些官员,最后怎么样呢?折腾到最后,死了不少人,最后却只补了不到三成,差点把自己还折进去。这事儿啊,也就不了了之了。
皇帝也不会为了天下,真正得罪整个食利阶层,他顶多也只是挑一两条肥猪吃吃,自己饱了,也就罢了。这是他们之间的游戏规则,做给天下看罢了。作主子的,不思恩养天下,而只欲图吃猪,总归不是长久之计。就像猪,从来只知道吃,而不思怎么种草,总有一天,也会面临被饿死的地步。
呜呼,可怜大观园之外的天下之草,率先被啃食殆尽,零落成便了。之后就是大观园内的迎春成草、探春成草、惜春成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