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之卜
(2022-09-18 13:15:18)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上卷 第七十六回 第十六节:不足之病
【原文】
这里翠缕向湘云道:“大奶奶那里还有人等着咱们睡去呢.如今还是那里去好?”湘云笑道:你顺路告诉他们,叫他们睡罢.我这一去未免惊动病人,不如闹林姑娘半夜去罢.走至潇湘馆中,有一半人已睡去.二人进去,方才卸妆宽衣,盥漱已毕,方上床安歇.紫鹃放下绡帐,移灯掩门出去.谁知湘云有择席之病,虽在枕上,只是睡不着.黛玉又是个心血不足常常失眠的,今日又错过困头,自然也是睡不着.二人在枕上翻来复去.黛玉因问道:“怎么你还没睡着?"湘云微笑道:“我有择席的病,况且走了困,只好躺躺罢.你怎么也睡不着?"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湘云道:“却是你病的原故,所以……"不知下文什么——
【端木持易见解】
(1)病、医、药
先来认识三个字:病、医、药。
自古以来,什么叫病?病的本义是困苦,由此又引申指精神、身体、国家人民方面的困苦,如精神困扰、身体危重、国家人民遭受灾祸贫乏等。大家现在只把病当做个人、身体方面痛苦,这是片面的。
什么叫医?我们可以从“医”的发展历程来看看。
医,甲骨文时期,“医”的字形非常简单,画一个工具箱(匚[fng],为筐箱符号),其中画一支箭(矢,在此表示状如箭头的砭石),来表示用砭石之类器械为他人治病的人。大约那个时候是石器时代,人来开始使用石器作为工具。人类的疾病种类比今日少得太多,并且主要是狩猎或耕作时发生的外伤。当然,那时的医治方法也极其简单,常用的就是使用装在小筐箱中的形如小箭头的砭石做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放血、剔除腐肉等)。估计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多少精神方面的问题,即便有,也没有认识和思考。
后来,可能治疗手段逐渐丰富起来了,又在甲骨文字形旁增加“殳”,产生了金文的“殹”。殳,上部是骨针、艾条、火棒之类器具的象形,下部是“又”,即手的象形,表示手持骨刺、艾条、火棒、拍打按摩之类的东西进行治病。这个时候,经络估计被发现了,针刺、火灸、拍打经络开始作为治病手段了。这个时候,还只是身体方面的认识,还没有太多精神方面的问题。
再后来,又在“殹”之下增加“酉”,成为“醫”字。酉即代表酒,酒既可以用来消毒,又可以让病人服下以起到一定的镇定或麻醉作用,从而方便治疗。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的治病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丰富了。这个时候,说明学会了酿造技术,烧陶技术,大约到了陶器时代。这个时候,精神的痛苦,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想办法减少精神的痛苦起来。
再进一步发展,大约与“醫”的产生出于同一时期,有一种异体字“毉”,上部是“殹”,下部不是酉,而是“巫”。这个时候,慢慢开始专业化起来,甚至治病都具有了垄断性质,只有部落里的巫师才有资格给人看病。巫师在部落里地位崇高,非但要负责与祖先及神灵沟通,主持祭祀等大事,还要给族人治病。人们开始进入有灵时代,思考灵魂问题了。灵魂终于正式独立出来,成为病的重要内容。
医是为了治病,从医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对病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发展。肉体的外伤、到经络的内伤、到精神的苦痛、到灵魂的得失。治病的手段,也从石头开始,逐步发展到针刺、火灸、药酒、祝由等等。
什么是药?“药”是形声兼会意字,“艹”用作形旁,表示植物,“乐”表声,也表义,有使人快乐的含义。可见,其本义是指可以医治疾病、消除病痛从而使人舒适快乐的草木植物。草本植物可用来制药,引申出药物之义,后又泛指可治病之物。
从治病的历史来看,人们关注病人情绪的快乐与否,要比较晚一些;大约到“醫”的阶段,才开始关注情绪问题了。用草治病,可能比较早一些,但一定不早于针和灸的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开始人是不吃草的。人最早是吃肉和野果为主的。把草当蔬菜或者说药,这恐怕是很晚以后的事了。所以,用草治病,又把快乐作为治病的精神追求目标,这两点说明,拿“药”治病的手段,在治疗历史上,是比较靠后的。现在人们把“药”作为治病的最重要手段,这是非常片面,非常不科学的。人们应该追求的是不生病、少生病、生了病早发现、早治疗;治疗的手段应该先采用砭石刮一刮、敲打、按摩、针刺、艾灸等简要方法治疗;还得进行精神方面的疏导。最后才不得已借助草药、矿石药、提纯药等等。就算是草药,也应该是从单味、小方、大方,有个渐进顺序。现在呢?医生一上来就猛药钢刀,暴烈杀伐,这绝不是治病该有的套路。
人类的生产生活在不断变化,疾病和医疗随之发生变化,对他们的认识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深化。
《黄帝内经》就是一部非常综合的理论著作。此书是汉朝以前我国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之后历朝历代,又有各种专论不断产生,比如《伤寒论》,《热病论》,《脾胃论》,《血症论》等等,但目前还未达到再次高度统一和集大成的阶段。量变的积累还未达到质变的程度。寄希望于将来吧!
(2)
我们对病因的认识,近代根据“三因”学说,一般以外感六淫为外因;内伤七情为内因;其他如饮食劳倦、外伤等为不内不外因。六淫为:风、寒、暑 、湿、燥、火 ;七情为: 喜、怒、忧、思、悲、恐、惊。
以上这些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从一个人既得的后天出发,没有考虑先天的历史性。疾病是需要考虑历史原因的。这里既有祖辈父母的基因、血缘等历史;也有国家、社会、民族的地理、环境、饮食、文化、教育等历史原因。
自从黑格尔哲学诞生,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树立以后,一切科学都必须是历史科学。也就是说,都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疾病,也必须历史的来看。
就拿湘云的择席之病,黛玉的不足之病来说,都是历史性的疾病。
史湘云一出生就没了父母,一个没了家,这就是她的历史开端。她不但没有父母,在大观园里,也没有自己的住所。史湘云去贾府,说是做客,却有时候跟贾母住,有时候跟李纨住,有时候跟黛玉住,有时候跟宝钗住,就像一个皮球被踢来踢去,别人安排她住哪里就得住哪里。这就是她的成长发展史。这样的开端和发展过程,让她饱尝人世苦楚凄凉,虽然在众人面前强做“性情豪爽洞达、似男儿英姿倜傥”,但她毕竟是个女孩子,晚上独处的时候,寄人篱下的敏感、孤独、不安,怎不阵阵袭上心头?怎能安枕高眠?所谓择席之病,不过是漂泊不定,匮乏安全的历史产物罢了。
黛玉幼年丧母,从小体弱多病,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主要是人生养荣丸之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她母亲开始,就已经显示出不足来。她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却不得不为了弥补贾家的势力,被迫远嫁苏州世禄钟鼎之家,探花,兰台寺大夫,钦点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结果贾敏的内心跑过一万匹马。受母亲贾敏的情绪影响,黛玉留下了体弱的先天之病。又受贾敏的情绪影响,“又生一子,三岁时夭折”。最后她自己也早逝了。可见,黛玉的先天不足,从贾家的不足,就已经开端了。
黛玉母亲早逝后,父亲林如海由于家族没落,根基已经不足了,于是希望将黛玉托给贾母。到了贾府,虽然由贾母疼爱,但其他人却处处把她当做“要饭”的,长期给他冷脸看。她无依无靠,长期心内郁结,没有任何人真正能够给他增添关怀和力量。更加上她和宝玉的爱情,越来越强烈,却越来越看不到任何希望。于是她日日夜夜备受煎熬,“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心血早就被熬干了。这就是黛玉的成长发展史。
可见,黛玉的不足之病,不过是贾家林家的潮落干涸,被零待遇的生活煎熬,又长期缺乏理想和爱情的浇灌,这样的历史发展过程,如何会让她真正的充足饱满起来呢?
(3)
时代仍在不断前进,还是开始不足起来?
中国的人口净增长:2017年779万;2018年530万;2019年467万;2020年204万;2021年48万;2022年,预计将为负值。
时代的不足之病,已经悄悄的开启了历史进程……,而“时代的每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将是一座大山”。
希望各位能够早作准备,毕竟,历史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就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