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枷谋自》
(2022-09-01 17:09:28)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上卷 第七十六回 第二节:
【原文】
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于是遂又斟上暖酒来.贾母笑道:“果然可听么?"众人笑道:“实在可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胸。”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媳妇们答应了,方送去,只见方才瞧贾赦的两个婆子回来了,说:“右脚面上白肿了些,如今调服了药,疼的好些了,也不甚大关系。”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因就将方才贾赦的笑话说与王夫人尤氏等听.王夫人等因笑劝道:“这原是酒后大家说笑,不留心也是有的,岂有敢说老太太之理.老太太自当解释才是。”只见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又命暖酒,且住了笛.尤氏笑道:“我也就学一个笑话,说与老太太解解闷。”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尤氏乃说道:“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轻轻的请醒.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白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听着呢。”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贾母道:“那里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贾母笑道:“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见的,尚还等着.你也去罢,我们散了。”说着,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有预备下的竹椅小轿,便围着斗篷坐上,两个婆子搭起,众人围随出园去了.不在话下.
【端木持易见解】
释迦牟尼是佛祖的名字,释迦,意为“能”;牟尼,意为“仁”、“儒(柔)”、“忍”、“寂”。合为“能仁”、“能儒(柔)”、“能忍”、“能寂”等。
牟尼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佛珠;释迦牟尼呢?就是把穿在一起的佛珠解开释放,还每一个珠子一个自由。可惜,每个人数着珠子,早已经忘了,得道在于释放自己。当然,他们或许在数珠子的时候,把自己从俗世中释放出来了,也未可知。
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呢?
因为贾母一直赏月,一直喝酒,一直想解自己。
她被困在哪里了呢?
她被困在命运的深深忧虑之中了。
为什么呢?
因为她从甄家的被查抄之中,感到了深深的担忧,而又无可奈何。她想挽救甄家,挽救贾家,可她知道,她谁也挽救不了。
贾政、贾赦的笑话挽救不了;尤氏的笑话,就更挽救不了;明月挽救不了,横笛更加挽救不了;桂花挽救不了,暖酒更加挽救不了。总之,她已经深陷在“垓下”的命运包围圈里。此时的她,想转移,想释放,想解救,想延迟,想滞留,想停止……,可一切终究无法如她所愿。
命运的绳索越来越紧,时间对她来说越来越稀缺。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雨露圣恩人人都想要,哪里晓得,露水下来,深秋之后,一旦风吹,头会更痛。
那酒,那月,那笛声传出的哀愁,真的太浓烈了!我为这可怜的老人感到难过。可难过怎么办呢?十五已经快完了,夜已经四更,她不信,也不行啊!这就叫岁月不饶人啊!再厉害的人,在时间面前,也有熬不下去的时候啊!
稻盛和夫90岁,戈尔巴乔夫91岁,已经熬不下去了;巴菲特虽然92岁了,他又能熬多久呢?有些人,总想着春秋永驻,天下第一,恐怕只有春梦里才会有吧!
我们不要学他们,而要努力解释自己,从有形的肉体里,从纷繁的名利场中,从颠倒的情绪之中……,我们要打破一切枷锁,思想的、物质的、社会的、家庭的、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种族的、肤色的、欲望的、科学的、知识的……,释放一切枷锁,还每一个珠子为真正独立自由的主子,岂不善哉,善哉?
释枷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