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恃强倚势,我们凭心遂意》
(2022-06-03 11:57:54)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上卷 第七十二回 总论:他们恃强倚势,我们凭心遂意
【原文】
略。
【端木持易见解】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常常把生病过程进行分步划分,比如大家熟悉的扁鹊见蔡桓公,就说他病在腠(còu)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逐渐深入,这就是疾病的不断发展过程。治疗方法,也是分层分级的:“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或者艾灸等)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其实,病真的是从腠理开始的吗?并不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扁鹊看病,是从“看”得见开始算起的。他有两个哥哥,医术比他更高明。二哥是看到一些病,一般人认为没事儿,根本不需要治疗,或者治不治都无所谓,二哥就给治好了。大哥更厉害,能看到那些隐藏的还没有发出来的疾病,所以,一般人不认为有病的,他大哥却认为已经病了。只有扁鹊自己,是看那些大家都认为不治不行了的疾病。所以,名气比较响亮。
那么我们说,一个人的病,究竟从什么时候算开始呢?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大抵上不得不进医院了,好像是真的病了。没进医院之前呢?有点小痒小痛,小酸小麻,算不算病?再往这个之前,心情不爽,烦躁焦虑,失眠便秘,算不算疾病呢?
真正的大医,是从心神开始的;望闻问切,第一就是望人的神气。中国人讲神气,实际上神和气是分开的。神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大约是气。神、气再进一步凝化,才到“精”,也就是更清楚可以看到的地步。所以,真正的大医,先治疗心神,不行的话,再导引行气,然后才是用药,最后才会动手术,砍伐攻杀。
心神在古代叫祝由,比如用语言、音乐、美酒调心,人开心,不舒服的毛病就好了;导引行气,就是内外之功、推拿按摩、针刺艾灸、砭石烫熨等等;用药,手术,就不用我多说了。是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医国家是人心的移风易俗;医人则是人心的心性品格;医病则是人心的喜怒哀乐。无论医的是什么,皆从心开始。
今天谈这个问题,所为何事呢?
为的是提醒诸位,革心是最重要的。心气、心志、心神,永远排在第一位。人不可以失神,失志、失气。我们往往不注意事物的开端启萌,到了后面阶段,往往悔之晚矣。所以,佛教第一理念就是“善护念”,“发大愿”。对起心动念,特别的重视。儒教呢?也是如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其实就是让我们非常注意启端。刘备临终嘱咐阿斗的话,也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道家更不用说了,“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皆是注重发端启蒙。
以上的道理,跟本回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可大了。你们看,此回主要讲了“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当然,王熙凤和来旺,不仅是具体的人,而是可以代表一切有权有势,强悍霸道之人、家族、企业、国家。他们现在非常厉害,所以为所欲为,藐视一切。但正因为他们心满气足,意满志得,所以,心神意志,都已经无以复加,也就是无法再继续发展了。剩余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心神意志全面开始衰退了。而我们这些已经到达底谷的人呢?恰恰相反,我们的心神意志,已经被现实蹂躏到了几乎虚脱的地步。这个时候,我们也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心神意志全面开始复生了。
这一念,大家不要小看,可以振动八荒。这一念,大家不要忽视,可以扭转乾坤。
同学们,现实中很多人常常以身份、地位、财富、专业知识等等傲人,好像他们有这些东西可以凭借,可以怙恃,就了不得似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被他们吓到,一定不要丧失了藐视的能力,一定不要丧气丢神。要知道,他们这些人,恰恰是朽木腐灰,神气将死之人。而我们,眼下或许一无所有,处处不如人,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要不服,就会有无限希望,无限生机,无限未来。
要点就在于,你服了吗?你怕了吗?你怂了吗?
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能够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定力和信念,那就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