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种你去做官,做官算你有种

(2020-07-30 10:17:15)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上卷 第三十八回 第七节:

【原文】

 

 

李纨等从头看起:

(八)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五)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六)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一)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七)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二)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四)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三)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黛玉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李纨笑道:“固如此说,你的`口齿噙香'句也敌的过了。”

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

湘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李纨笑道:“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不能别开,菊花有知,也必腻烦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宝玉笑道:“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又道:“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

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蟹来,就在大圆桌子上吃了一回.

【端木持易见解】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到晋代陶渊明的时候,菊花开始成为名花了。以后历代发展,名气越来越大

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到北宋时期,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即刘蒙的《菊谱》(1104年),记有菊花品种26个。范成大的菊谱(1018)记载有35个品种。宋末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 到明朝更胜,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王象晋的《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6类,271个品种。

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徐京《艺菊简易》、颜禄《艺菊须知》、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

《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共计154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

以上是交代一下菊花的发展简史,并让诸位了解一下作者当时的背景。

从这个菊花的历史和发展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种菊的越来越多,爱菊的越来越来,不屑于“做官”的也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不爱做官了呢?一个是历史经验看多了,看得透了;另一个是统治阶级的专政独裁也越来越深了。老百姓插不上话,做不了主,干脆淡泊出来,冷眼看着他们灭亡。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一口气做十二首菊花诗?

今天早上,我想明白了。那就是要告诉诸位,作诗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有才的人来说。但这样有才的人,却如菊一样,路边无人问,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无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那个“种”。

你们看宝玉说话,“我又落第了,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

谁家的种?何处求?道而,冷饮不尽,辛辛苦苦,昨夜雨,今朝霜的努力,有啥用?抵不过人家口里衔玉噙香的人,敌不过清冷香中的抱膝人,就是抱大腿的人。人家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啥意思?就是人家有很多门路,“染三径路”,人家有很多资源,“香染九秋”,人家是“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蒂有余香”,自然是沾亲带故的;自己呢?“枝无全叶”,只是“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没你啥事儿了。

同学们,作者高才,一气呵成十二首,又能怎么样呢?根本入不了局。

为啥呢?

因为统治者允许你忆菊,但不能议政;允许你访菊,但不能上访;允许你种菊,但不允许你中政;允许你对菊,但不允许你怼政;允许你供菊,不允许你共政;允许你咏菊,不允许你用政;允许你话菊,不允许你话政;允许你问菊,不允许你问政;允许你簪菊,不允许你察(插)政;允许你菊影,不允许你影政;允许你菊梦,不允许你梦政;允许你残菊,不允许你参政。

一句话,菊谱里可以有你,政局里不可以有你。

养菊如养士,园艺,访求,种植,奏对,搞到朝里,养了干嘛?供咏画问。说白了,就是让你圃冷斜阳忆旧游`抛书人对一枝秋'。就是让你闲着,啥事儿也不干,圃冷斜阳,春秋冬夏。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这就是你被人家已折已供之后的样子。

科考之前是空篱旧圃”,“瘦月清霜”,科考之后呢?“萧疏篱畔”,“清冷香中”。你咂摸,“人对一只秋”啥滋味儿?

我曾把这些诗读了好多遍,有啥意思呢?越读越没意思。那些好事儿的人,抱着诗不放。哪里晓得,你去作诗好了,你去种菊好了,做一辈子诗,种一辈子菊,又如何呢?

结果还不是“又落第”?

即便高中,又如何呢?还不是“菊花冷”?

很多人说,《咏菊》为啥第一?论才,这一首并不算特别突出。《问菊》,《菊梦》为何排第二第三?其实这也不是才学的问题。而是作者的一种决绝的态度,什么态度呢?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就是彻底的走陶渊明路线,罢官,从思想上“罢官”,这非常非常难得啊。这个“罢官”,比海瑞还彻底,还坚决。这才是“咏菊”第一的原因啊!

官本位,官本位思想,在我国长期盛行,即便是今天,依然如此。因此,再这样的社会,再这样背景下,“罢官”才显得最为难得。如果你只是暂时不做官,心里还想着做官,那就不彻底,那就不够平等,不够民主,不够进步。而彻底的罢黜官本位思想,试问堂堂中华,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好多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体制内混,听一听社会谈论,复又要了热蟹(邪)”,冲啊,大干一场。

好,你去冲吧,像螃蟹一样,横冲直撞,不过,等着瞧,下节就吃你的肉。还给你写几首诗,咱们下节再看,到时一起瞧瞧生动形象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