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行音乐不是音乐

(2007-01-02 12:56:12)
分类: 沾花惹草
流行音乐不是音乐 (文/跳楼先生)
 
我是一个各色的男子,说自己各色并非炫耀,况且我一无是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不喜欢“音乐”的人。

流行音乐不是音乐

朋友送了一大堆现代流行歌曲在案前,摆得怕是有了尘埃,幸得内人勤善,也是整齐得很。电脑里时常也拷贝了一些存放,尽归于戏曲一类,的确,赏赏名词唱调,热辣或者婀娜身段的视频享受,也算是祖坟冒烟,尽攀“高雅”了!
 
原生态追随者田青曾说过,音乐是养人的,艺术更能成全人格,成全历史。想想也是,哪个名人传记里不说某某人从小酷爱艺术,深受熏陶的。怕是光有这愿望不够,激情和行动更能证明一些东西。
 
谈到音乐,我也的确悲愤不已,想想06年那场“青歌赛”,闹剧不断,80年代怎么尽生产一些垃圾音乐,我本凡人,无法改变的东西,我只能拒绝,我只能做得让人看着“得瑟”和各色。
 
在理论上,音乐是艺术的,流行音乐是个“后来名词”,可能真是中国人唱够了“东方红,太阳升”后的一种自然反应。美国黑人麦克尔-杰克逊8岁成名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到处是“破产”“自杀”“文化垃圾”,人们在机器轰鸣声和喧闹声中变得浮躁和不懂思考。网络应运而生,人们开始从“反被动”的思潮中变得更加的被动,是谁把成果窃取,恐怕也只有上帝才晓得罢了。
 
“罐头歌手”,“油炸音乐”,这是技术落后的工业时代的批量产品,如果没有电视,没有传媒以及设计师们给你的光彩照人的外表,没有人会知道你在哀叹什么,发什么情。价廉而品次,在商业运作中成了“KFC”和麦当劳。其实也不过就一个土豆和一大堆薯条的关系。中国音乐和所谓的“中国音乐人”一直就在研究的也就是这种学院式的深奥“关系”。而根据营养专家的鉴定:并不养人,并不滋润。所以这些并不属于音乐。
 
不属于音乐,当属词曲一类,是词曲,文学素养也不高,情哪爱的,生死不明。无固定的人物时间和地点。有些流行音乐粗枝大叶,歌词“梨花”得很,千篇一律,愚昧与浅薄。“超女”“好男儿”的声音不绝于耳,口技般鸟兽鸣号,按正统分类,这也算不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耳尔,音乐不是商品,严肃而认真才是我们对待音乐的态度,来不得漫不经心和玩弄。来不得娱乐与嬉戏。
 
我们能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分类就是: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被人为地划成了“纯音乐”。相比之下,那些流行音乐可能就真的算不得音乐了,如此的没有自信和胆魄的滑稽之事,也不是音乐的作风与个性。哪里来得高雅与追随。况且艺术是没有可比性的。
 
有人曾问我:靠,文化值几个钱,高雅又能值几个钱。当有一天有人会问我“钱能值几个文化和学术”的时候,或许他们能真的懂得什么是真音乐,什么是垃圾音乐了吧。
 
哲人告诉我,世界上最难沟通的就是人,见到的人越多,我就越相信狗。因为狗能叫,人却弄不懂音乐,先人在制造着优秀的音乐之后,却无法在后代继续宏扬,这是人的悲哀,同样也是音乐的悲哀。
 
一个人的时间是孤寂的,因为有了音乐和对音乐的思考,才显得充实而自然,而事实上,国人已经在网络和他们自己营造的噪声背后变的机械而愚蠢。读不懂书,听不清音乐了。
2007年1月2日于苏州,大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