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帮帮忙,别拿“女权”来吓我

(2006-04-06 10:38:48)
帮帮忙,别拿“女权”来吓我(文/跳楼先生)
 
1、是女性还是女权

中国人一直很聪明,恐怕大家都认可,对于西方女人在十几年前提倡的女权主义当然会不屑一顾。因此,中国女人倡导的肯定不是女权。

掐指算一下,我们大抵能指出很多曾经说是提倡过女权的作家来,比如张洁、陈染、林白以及后来所谓宿命主义的卫彗、安妮宝贝,毫不例外地举起了女权主义的大旗。但我们稍微研究一样。就会发现,她们所谓的“女权”指的都不是权利,而仅仅是女性的“性”。准确的说,都是女性的性别差异。

在书写这些性别差异的作家中,要申明的是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乃至所谓的新写实主义文学同样一度可以在女性中确立地位,但这种“女权主义”者在一开始也就仅仅是一种把男人写的正统文学纳入自己的书写范围,比如《沉重的翅膀》、《人到中年》,被后来的评论家称为“无性别文学”。这种书写勇气来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比如毛主席提出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人也顶半边天”。这无疑给聪明的中国女性无穷无尽的灵感。

你我都知道,中国文人大多属于儒家一派,最爱的就是政治权利。既然都无性别了,那说明体现不出“女人味”来,没有“女人味”的文学,自然会失去一大半的市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每位女性作家都积聚着一种力量冲破这种无性别状态。

一种名正言顺的突破,并不来源于作家,作家总是隐约其词,含蓄闷骚,而真正的突破现实的还是民间女性,比如从新流氓犯贱主义学来的流氓犯贱文化明显给普通百姓和那些急切成名者以无限的底气和理由,不得不提的就是流氓燕、木子美等。她们道出了那个年代许多连作家都羞于但急于提出的“性别差异”问题。

2、中国女性反女权

女权主义,其实在很多作家的言语里都是一个言之不尽的东西,我觉得张抗抗是一个对女权主义看得最清的当代女人,虽然她一度说自己并不会谈女权,比如其《作女》里的些许内容就给了许多想研究女权的人无穷无尽的现实资料。关键是她揭示了中国女权主义的误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谓误区只是一种缺乏概念和认识的步骤,真正的原因是她们压根就不是在提倡女权,而是“女性”。

你看,“女性主义”强调的是男女生理差异,比如性取向,生活方式,语言表达个性,已达到突出“女人味”来。可笑的是,而这种女性主义者往往说这是她们在表达女权主义的共同性和平等性,稍微转一下脑筋都会知道,这是在反女权的平等性的。

这种在中国被“歪曲”了的“女权主义”其实是自发的。他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矛盾:比如性犯罪,妓女问题以及离婚率的飙升等,都是这种错误的女权主义带来的直接后果。

3、经济全球化下不可能有平等

曾经好象听许宝强说过: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反民主、反市场的不平等机制,当然,是否正确我不敢妄下结论。但女性商品化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在所谓“人才市场”的今天,人无疑在变相的成为了一种商品,更何况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的女性,她们往往成为被窥视,被欲望化的形象,满足日益精神疲惫和性压抑的男性精神生活。

于是,“妓女论”、“性暴力”、写真集、性骚扰都是在经济全球化下显得更加“完美的畅销”。在这种不平等市场氛围里,女性争夺女权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强。

因此在论坛上某些人妄图利用“女权”来威胁男人或者其他女性的唯利者,请收起你的触角,别拿这玩意来吓我。

跳楼先生2006年4月6日于海拉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