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疗机构陷阱病人药价健康 |
分类: 健康 |
有关负责人坦言,在目前的医疗机构中,确实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希望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能够辨别医院,特别是消费者投诉较多的民营医院惯用的欺诈手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陷阱一:小病当大病乱开大处方
将一次用药就可以治愈的疾病说成病情严重,不易治疗,然后开出大量昂贵药物,分成几个疗程,患者花了巨大花费,却收效甚微。
陷阱二:滥用药物造成久治不愈
将无法治疗的患者收入医院,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造成病情好转的假相,但病人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只是暂时性的改观;于是医疗机构再以高昂的价格,诱骗患者长期住院、购药,以获取暴利。
陷阱三:收费打闷包混淆收费项目
没有得到病人同意,胡乱开药,乱作检查,让病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支付巨额医疗费用。有些医疗机构甚至把国产医疗仪器当作进口仪器向病人收费。
陷阱四:药价离谱
某些医疗机构代理一些药厂在本地区的药品推广,无论患者是否真的需要这种药物,都一律开出处方,也有医疗机构在本地独具该药所有权,开出离谱的药价。
陷阱五:雇佣医托
部分医疗机构使出小摊小贩的伎俩,雇佣起“托儿”。这些“托儿”常常到大医院门口以“导医”的身份,带领病人前往某民营医疗机构,甚至是非法医疗机构。
此外提醒消费者注意的“陷阱”还有:扩大医疗范围,私设项目,无行医资格;不实广告宣传,夸大医疗效果;慌称包治百病,专克疑难杂症;医生满眼是性病,没病看成性病。前一篇:常见妇科病的自我判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