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副局长“酒后乱性”背后的潜规则
标签:
道德观察记者观察社会热点事件评论文化新闻观察杂谈职场婚姻家庭 |

副局长“酒后乱性”背后的潜规则
去年,曾有权威媒体就整治干部“玩乐风”问题展开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成多基层党政干部认为,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是因为“人情往来”和“工作需要”那么,官员能不能去娱乐场所?官员娱乐是不是因为“工作需要”?官员8小时以外如何安排生活?这些问题甚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是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笔者从报道中了解到,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天马同海实施犯罪后,其还照常上班,晚上还大摇大摆去一家酒店赴宴。席间,马同海被一女士喊出。在酒店走廊上,那名女士冲上去就给马同海几个耳光,边打边骂,称马同海强奸了自己的侄女。随后,这位女士报警。马同海随后被民警带走。
一个时期以来,官员娱乐问题,一直处于社会舆论“中心”,发生干部违规事件,无疑与个别机关干部的“玩乐风”有着直接关系。出事的虽是个别官员,却败坏了党政干部的整体形象,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难怪有人说,政府官员酒后乱性,可算是林嘉祥式的人物后继有人。酒后乱抱、乱摸、乱来的,耍横的、摆谱的,滋事的,隔三岔五的就有新闻报料。那些政府官员,平时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相,各种大会小会上,在群众面前满口大道理。可是怎么一到酒席上就不能控制自己,从而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大凡那些酒后乱性的政府官员,可以肯定地说,平时就不是一个好官。用群众的话说,不是个好鸟。这些人平时自恃有权,随意所欲,根本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欺压百姓搞惯了,自认为他们高人一等。平时还有所顾忌和收敛。可是一到酒桌上,就忘乎所以,三杯老酒下肚,酒精便起作用,就暴露出他们的本性,那些“习惯性动作”也就酒后现原形。
还有人说:权力一喝醉,官员就乱性。这确实是官员最容易“喝高”的“潜规则”。那些官员的“习惯性动作”都是在酒后暴露出来的。酒后的疯狂,荷尔蒙的增多,让他们在服务身上在小姐身上发泄出来。“酒精”也是一张“试纸”,是能考验、识别我们的干部。古人说,识人于微。从一些许许多多的小事中可以识别干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