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艺女:“姐没钱”骂街羞辱了谁

标签:
道德观察社会热点爱情白领婚外恋家庭情感杂谈艺术生 |
【社会一角】——日前,一个《艺术生的街头创意........你敢恭维吗?》帖子在网络中出现,让网友们感到好奇的就是图中的三位身穿浅蓝色的衣饰的美女艺术生手里拿着的“创意牌子”的雷语:“搞艺术的站过来”、“‘姐没钱’但姐有创意”、“一元求租,创意工厂”、“一元包养创意工厂”,真可谓是:美女过瘾了,看着愤怒了,以至于网友说:“姐没钱,但姐会骂街。”
大学扩招后,很多人都可上大学,以前招生对生源是选了又选,扩招后挑选的余地不大,为了要招收到先天素质好的学生,艺术院校的做法多是将文化分数降低,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到了考生那里,就成了文化成绩差的学生的选择,这样就导致考生一批不如一批,艺校都成了文化差生的“避风港”。
随便唱首歌、拍部电影,几十万、上百万就入了口袋。华丽的舞台、鲜花、掌声,还有大把大把的粉丝追随。这是艺术家们最风光的一面,很多学子就是怀揣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梦想拼命往艺术院校“挤”。
可事实上,梦想终究是梦想,许多艺术院校的孩子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离舞台、离银幕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就连进个歌舞剧团、找个夜场跑跑场,都是件难事。而其他单位、企业却很乐意聘用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比别的学生多了一技之长,关键时还能派上用场。
业内人士认为艺校生毕业后应进入艺术院团,风风光光登台演出,但相关专业院团并不接收。笔者曾从相关报道中了解到,云南省歌舞剧院舞蹈团团长李鲁曾说过:“现在基本上都不招收艺术院校毕业生,这些年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很难达到团里的标准。如果有什么项目,可能会要艺校毕业生来做临时演员,跟着锻炼一两年,每个月有300块钱工资。等到有名额的话,再慢慢给转正。”
艺术院校希望培养高精尖的艺术人才,实现学生的艺术梦想;另一方面,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只为考上大学拿文凭,为找个饭碗增加多一层保险,二者之间形成了较大错位。
可是,转行真的容易吗?有艺校学生及其家长认同林善文的观点:进入艺校与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能有一段距离,但如果转行就业,也非难事,到单位做个接线员,或者到哪个单位接待,可能都拥有自己的优势。对此,市民刘先生也认为:“艺校生只要有相关艺术特长,到了企事业单位,办个晚会,举行个娱乐比赛,都有展露一手的机会。而且现在社会变化快,很多东西都要到社会上再学,艺校生也可慢慢锻炼就可改变。”
所以,尽管老师们努力想要给孩子一个梦想,但绝大多数的孩子终究没有飞进艺术的殿堂,而是为捧金饭碗增加了一个筹码。
至此,有网友评论说:“伸手和家里要钱,在外面风光,说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你们拿什么来为自己买单?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对客观环境的客观判断,就要自己创业。我除了愤怒,已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