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抢劫放贷当小姐能赚钱之痛

标签:
道德观察记者观察社会热点事件评论文化新闻观察杂谈婚姻家庭教育 |

【事件看点】——钱可以用来干什么?怎么才能赚到钱?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30多位小朋友在昨天的社区财商培训课上,认真地写下了答案。当8岁的男孩小辉写下可用“抢劫”、“放高利贷”、“当小姐”的方式赚钱时,培训老师惊呆了。
●高贵昊
据《重庆时报》报道,来自新山村街道各个社区的孩子聚集在街道会议室,上起了“财商培训”课,授课的曹老师说,所谓财商,就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也是理财的智慧。几分钟过去后,各小组组长挨个朗读了他们的答案。有人说,钱可以买衣服、玩具、零食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人说,可以买书增长知识;有人说,可以看病、交水电费;还有人说,可以献爱心,捐给有需要的人。
发现第二组男生小辉(化名,8岁)在纸上正儿八经地写出了“抢劫”、“放高利贷”、“当小姐”这样的答案,她很吃惊,当时就指出这是不正确的方式。几分钟后,各组给出答案,孩子们普遍认同的赚钱方式大致分三类,分别是找高薪的工作,做买卖,还有买股票、彩票、存银行收利息等。当第二组在宣布答案时,老师发现“抢劫”之类的答案已经被叉掉了。
据悉,出口“大胆”的小辉其实是个腼腆的男孩,问小辉当初是怎么想到那些答案的,他手中拿着玩具坦克细声说:“以前听别人说的,还有电视上也演过。”我们又问怎么最后又叉了?他说:“因为老师和其他的同学说这是不对的,我觉得不好意思,就叉了。”
对此,有网友说,出现这样的雷人答案,主要有三个方面造成的,即家庭教育缺失正面的引导、社会负面舆论的影响、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缺位。目前,教师、家长都偏面地苛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立人教育,立人是培养人的健康的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因为忽略,所以孩子缺失正确的价值观。
金钱观是对金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和人生观紧密相连的。《茶花女》书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金钱的奴隶,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金钱观。当然,有了钱就可以有许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过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的生活绝不是只要拥有高档的物品就一切美满了,因为幸福的生活除了物质享受之外,精神上的愉快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更为重要。
据笔者从相关报道中获悉,南洋商报今年7月1日曾有这方面的报道, 有一位5岁的小孩对妈妈说:“ 钱是从地上捡来的。 ”这是因为他曾经看见别人在地上捡钱之后,转身就去买东西。因此,就以为钱是这么轻而易举便可获取。甚至有位9岁的学生这么说:“ 钱是从爸爸裤袋出来的”,因此,就发生了他从爸爸裤袋拿了不少的钱,到学校派发给学生,慷慨的买食物请同学吃。
那么,一旦发觉孩子做错了,身为父母、老师的我们,是否有扪心自问:孩子的错,是单方面,或是双方面呢?
孩子也时常抱著疑惑问父母亲,我们家很有钱吗?或者我们家很穷吗?这些都是孩子感观上的一个对钱的标准,是由于看到同学房子与车子的大小、衣服的名牌与否,甚至消费的能力等方面所产生的好奇。
如果身为父母没有正面看待孩子的这些问题,孩子便只能以微薄的理解能力,用一般或世俗的眼光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钱才是一切,甚至抱著“以最短的时间,赚取最多钱”的心态。
身为父母,切记不可用钱来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孩子学业成绩不太好,顾及到自己的面子,就花很多钱把他送到国外读书,这样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还会让孩子产生“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误的观念。
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坐下来跟孩子谈谈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并且让孩子知道学费是父母辛苦工作赚回来的,并鼓励他用功读书。
我们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孩子早期形成的金钱观念,与家庭有著密切的关系。孩子首先是在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基本上来说,建立孩子的金钱观念,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紧密相连,所以,当孩子还小,除了尽力供给他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之外,更应以身做则,建立一个良好的金钱观念,并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行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