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权力滥用下的“迎宾小姐”事件
标签:
法制新闻时事评论事件评论新闻观察道德观察记者观察政法新闻文化 |
【核心提示】——日前,网上一篇热帖称,河北魏县举办该县第十届梨花节,从全县教育战线选拔年轻女教师作为礼仪、导游,还配有相关培训时的照片,遭到不少网友非议。而魏县梨花节办公室回应称并无不妥,当事老师是自愿的。当地政府认为年轻教师素质高,而梨花节是展示魏县形象的一次机会。
——来源于4月7日《潇湘晨报》
●高贵昊
“真是长见识了,女教师做礼仪小姐的场景确实闻所未闻!”日前,网上出现一篇热帖,称河北魏县为举办该县第十届梨花节,从全县教育战线选拔160名年轻教师作为礼仪、导游,还配有相关培训时的照片,遭到不少网友非议,说教师“被不务正业”……
提要酒店、娱乐城、车站、机场……仪态万方、亭亭玉立的迎宾小姐是一道抢眼的风景。“您好!”“请慢走!”她们彬彬有礼而不失温柔的致意常常给消费者带来暖融融的感受。做一名合格的迎宾小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无礼客人的骚扰、灯红酒绿的诱惑……在风情万种的光鲜表面背后,是她们并不算高的薪水,以及单调甚至是枯燥的工作内容,有时,还要面对内心的彷徨与挣扎。
那么,这从全县教育战线选拔160名年轻的女教师走下讲台,在权力滥用的条件下内心是否也在彷徨与挣扎?
用年轻的女教师充当礼仪小姐,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魏县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因为年轻女教师不仅身材俏丽,面貌姣好,更有一种知识女性的独特韵味。用这样一群知识美女充当梨花节的礼仪小姐,不仅非常适合梨花节的美丽和脱俗。更能把李白当年所写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白居易先生所描述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种珠联璧合的阵容面前,魏县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第十届梨花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也可以说她们不仅成为“中国魏县第十届梨花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甚至会成为一种“魏县现象”而被人们津津乐道。和这个“重大意义”想必,耽误学生们的几节课还值得一提吗?
作为一名教师,积极投身到公共事务或公益事业中,也算应尽之责,起码不能视为不务正业。当然,前提是不影响教学任务,误人子弟。在此事件中网友的非议其实在于其是否自愿上。尽管政府人员称女教师都是自愿的,许多老师也表示理解,但在绝对的权力支使下,这样的“志愿活动”估计就成了摊派和挑选,老师们敢于不志愿或不理解吗?
著名评论家郑渝川发表评论说,教师也好,迎宾小姐也好,没有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也不存在哪个角色可耻的涵义。但是,让担当繁重基础教育职责的女教师,如魏县有关方面所解释的那样,牺牲她们的休息时间,改头换面去担任另一个角色,本身就是对教师、教育的不尊重。事实上,许多地方在举办“梨花节”这类活动,招商引资,以及领导兴之所至批示、指示、指挥开展的专项行动的时候,对包括法官、检察官在内的公务员,教师,以及其他社会人群,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既不谈加班,也不管风险,至于有没有贡献,全凭领导一口说了算。他(她)们都被看成是无需任何成本的人力,都应当为政绩工程、领导指示而“赴汤蹈火”。归根结底,这就是权力的蛮横。
担任礼仪小姐的女教师难免被当作花瓶,成为某些权力人物眼中可供炫耀的点缀和摆设。当梨花节上160位女教师身着红袍迎立两旁时,许多人“检阅”时定会自我感觉良好。这节那节的活动,在许多地方非常流行。大家奇招频出,有的动用巨额的财政经费请明星大腕,一场仪式全县动员糜资动辄千万,一些领导满足了面子,民生却已不堪其扰!
由此看来,县政府出面组织女教师做礼仪小姐,女教师是不得不做,也不敢不做。尽管有工作人员回应女教师是自愿做礼仪小姐的,但权力给人的压迫感、权力给人的裹挟感,是可以让人去做并非心甘情愿事情的。而权力的最大可悲之处也往往就在于,受到权力裹挟者“自愿”为权力辩护。魏县政府有关人士可以辩解说,他们并没有直接使用权力,强迫教师当礼仪小姐。的确,这不是真正的强迫行为,而是一种权力裹挟下的“自愿”,对于组织者的政府有关部门而言,是一种权力的滥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