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调查:油迹“污染”了谁的耳目

(2008-11-03 13:10:43)
标签:

社会/纪实

文化

污水污染

环保

记者调查

社会视点

招远新闻

情感

本新闻已在《中国新闻网》11月5日转载:

地址:http://www.sdrzchinanews.com/News_View.asp?NewsID=20124

 本新闻已经在《焦点中国网》11月8日转载:

地址:http://www.1news1.cn/news/teyuejizhe/2008/11/081182041261230.html

本文已在《中国法院网》同时刊登:

地址:http://blog.chinacourt.org/wp-profile1.php?p=112945&author=14398

 

 

油迹“污染”了谁的耳目

——来自山东招远市阜山镇小周家村污水污染事件的调查

 

●《中国周刊》记者/高峰

 

 

从早期的垃圾污染到废气污染、噪音污染,直至发展到今天最为突出、也是最为严重的废水污染,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污染源层出不穷,不仅污染了周边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带来破灭性的隐患,直接恶化了我们现时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后代在无形中埋下一个隐形炸弹,已引起人类的普遍关注。

 

记者调查:污水中漂浮着油花

政府驻地:记者被小轿车跟踪

 

记者29日下午赶到招远时,已经夜幕临下,所以只好住在了招远市某酒店,决定30日上午去事发地采访,就在记者拿出证件在酒店前台登记时,遇见了《环球纪事》杂志“法治中国”栏目组一袁姓记者正在登记,从闲谈中记者得知袁姓记者也是来采访这起事件。

记者经与袁记者商议决定,30日早晨6时,记者一行从招远大酒店附近租了一辆出租车。

在路上,出租司机得知我们是记者,要到小周村采访选矿污水污染的事后,车行驶到半路上时,司机不断地张望路边的小店,记者问司机怎么了,司机支支吾吾地说没事。记者看得出,司机显得十分恐慌。

车在路边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停下了,司机车门子都没关,下车箭步走进修理店,拿着螺丝刀出来卸车牌子,记者下车问司机:“有这个必要吗?”司机边卸牌子边回答说:“你们采访完了就回北京了,我要是让矿上的人记下我的车牌号,我的这辆车指不定哪天被人砸烂了。”但是司机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把车牌子给卸下来。

司机上车自言自语道:“反正是你们租我的车,我跟你们采访的事没有一点关系。你们采访完了就抓紧走。”

车疾驰的在乡镇小道上行驶,650分左右,记者终于赶到了事发地——招远市阜山镇小周家村。

记者在小周家村看到,一些在选矿打工的村民正陆续的从自家小院推出摩托车,急着赶去上班。

在一些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选矿污水排放的“罪魁祸首”——水道,这个水道就在小周家村的南头。有的村民听说有记者来采访选矿污水的事,纷纷从自家扛着铁锨跑来。

在现场,记者看到近两米宽的排水沟污水正源源不断的流淌着,但是不像村民向记者举报的那样污染严重,记者扛着摄像机带着疑问问村民时,几个村民气呼呼拿着铁锨在水沟里将淤泥铲起来,顿时带有柴油刺鼻味的乌黑的淤泥出现在记者面前,并且淤泥还带有着油迹,近两米宽的水道被沉淀的淤泥油花覆盖。

顺着河道向上游走去,记者看见一个大水池子,但是里面已经全是污水了,村民告诉记者,本来这是一个鱼塘,因为选矿的污水排放,这个鱼塘已经是无法使用了,成了一个废弃的鱼塘。

记者前行大约100米,在路边下面发现了一个高约1米,宽约1米的排污口,这个排污口建在乡镇路床下面,污水正在孜孜不断的向下游流淌。记者在排污口蹲下看时,一股难闻地的臭味从排污口里面迎面而来。

据当地村民向记者介绍,过去的时候,这个河道的河水清澈见底,有鱼有虾来回畅游,自从吕家村村委在小周家村上游建了选矿后,由于污水污染严重,目前,河里没有一切活物。

记者问村民,河道中为何会有柴油刺鼻味的油花。村民告诉记者说,选矿的钻探和粉碎机械的费油沉浸到地下,从河道中排出。

那为什么环保部门不管,村民告诉记者:“我们举报过,但是没见过有什么动静,俺们只知道,如果环保部门让选矿整顿处理污水问题,那么选矿就面临着停产整顿,对选矿来说停顿处理一天就损失几十万。”

就在记者采访完毕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站在排污口上面的路边上质问记者:“你们在干什么,你们来这里录像镇上和矿上的领导知道吗?你们随便采访。”袁记者说:“我们遇到麻烦了,高记者你抓紧把摄像机里面的磁带取出来,抓紧藏起来,抓紧走!我帮你提着机子,你抓紧跑!”袁记者连着说了四个“抓紧”。

记者赶紧说:“不行,要走一起走!”这时,十几个村民围上来对记者说:“我们小周家的村民一定保护你们记者离开。”

当记者上了出租车的时候,司机告诉我们,我们还没上车之前,已经有几个人质问了司机,记者问是什么样的人,司机说:“好像是矿上的人。他们问我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记者,我说是从北京来的,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单位上的。他们说如果是我把你们招引来的,让我以后小心点。”

就在这时,一个骑摩托车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用手机打电话,记者隐隐约约地听见,这个男子将出租车的车牌号向对方喊出来了。

720分左右,当记者所乘坐的出租车行驶到阜山镇政府驻地路口的时候,一辆灰色的“桑塔纳”轿车边上,几个男子和一个女人突然向前一步,摆手拦截。

“不能停下!”记者说,袁记者也说:“不能停下!”就这样,出租车从拦截车的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身边疾驰而过。

这时,记者发现,一辆灰色的桑塔纳轿车一直跟踪着记者所乘坐的出租车,记者让司机想办法甩开后面的“桑塔纳”轿车。

因为出租车司机只对招远市里路道熟悉,对下面乡镇之间的路道并不熟悉,所以出租车只能加大油门,但是,还是被后面的“桑塔纳”轿车“盯”上了。

记者后来在采访中得到证实,跟踪记者的这辆“桑塔纳”轿车是阜山镇政府的。

 

 

两村代表:是个别村民从中捣乱

市环保局:索要举报人的电话号

 

村民还向记者介绍,自从吕家选矿建成投产以来,矿场排出来的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的农田水渠里,不仅对周围的土壤,农作物,动植物造成严重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废水渗透地下会对小周家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这样下去,不用多久,老百姓将无法在此生存下去。

30日上午9时左右,记者见到了阜山镇的领导,还有小周家村村支部代书记杨某和吕家村支部书记周(音)某。

在采访中,吕家村支部书记周(音)某告诉记者,现在矿上一直在绿化,绿化矿边环境,针对污水排放的事,他们一直在努力解决中。

记者反问:“绿化了矿区的环境并不代表着污水污染的问题不存在。”周(音)某告诉记者,绿化矿区的环境他们也是一步一步的来,污水污染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得需要时间来整改污水处理问题。记者在采访周(音)某的时候,周(音)某三句话不离本行,反反复复的话就是“绿化环境”。

周(音)某还反问记者:“你们拍摄的照片水面有油迹,那你们拿着水的样品去化验了吗?!”

周(音)某所谓的“绿化矿区环境”的成果,同样得到了在场的镇政府领导的肯定。

同时,记者也在采访中也得到证实,吕家选矿污水污染问题,招远市环保局并没有对其做出整改意见。

记者问小周家村村支部代书记杨某:“村民反应吕家选矿的污水污染问题,村委的领导知道这件事情吗?”杨某给记者的答案就是先“不知道”,接着“没有这回事”,最后“个别村民从中捣乱”。

下午1530分左右,记者打车来到了招远市环保局。

记者上了环保局的二楼,先找了办公室,记者先向办公室一个女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女工作人员又把办公室陆(音)主任喊过来,陆(音)主任又把记者领导隔壁的招远市环保局徐金才局长的办公室。

见到徐金才局长的时候,徐局长给记者的第一句见面话:“上午我们去了,水面上有油迹的现象不存在。什么污水污染,没有的事,别嫁祸在吕家选矿身上。”

然后,徐局长又让记者把证件拿出来,他验完记者的身份后,又给记者一句话:“你们这当记者的,就这点小事,你们接到村民的举报就大老远的从北京赶到招远采访,你这是让村民给忽悠了。”

“水面上有油迹的现象不存在,什么污水污染,没有的事。”针对其这句话,记者把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拿出来,让其看里面现场的照片。

徐局长看完记者所拍摄的带有油迹漂浮的照片后,他起身厉声对记者说:“吕家选矿我又不是不知道,我上下班从吕家选矿来回跑好几趟,吕家选矿的矿井深1000多米,怎么会把油搞到了河里,不可能!说吕家选矿污染,我可以担保,绝对不可能的事!”

记者随即提出和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到小周家村现场去看看,徐局长说:“没这个必要。”徐局长分析称,记者所拍摄的现场水面带有油迹的照片,是存在无可非议的事实,但是他始终否认河水“水面油迹”是吕家选矿造成的,一定是路过此段的车辆在修车的时候,将费油倒在了河里造成的。

随后,徐局长向记者摆着手势说:“谁向你举报的,你把他的电话给我,我问问他。”记者接着说:“我们已经去了现场,也拍下了河道污染的照片,您也看了,那么,现在我们向环保局举报,环保局能不能和我们再去趟现场。”徐局长说:“没必要!”

2008113日,《中国环境报》刊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论从严治部从我做起》的文章,周生贤指出:着力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廉政责任制建设为龙头,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宽从源头防止腐败的领域,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以夯实基础为着力点,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和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此,记者希望此事引起招远市有关部门重视,加大整治力度,断绝污染源,还阜山镇小周家村村民们一个舒适、干净、健康的生活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