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女人缘何“恋爱值”为零

标签:
爱情婚姻家庭女人情感文化两性娱乐亲情友情 |
要一个人相信自己是真心喜欢对方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虽然他说相信,但自己却无法相信,无法让自己相信“他相信我喜欢他”。现在的我好难过,每跟他说一句话都好难过,在我心中每当我跟她说一句话,自己都会认为他不相信或认为他对我的话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即使他说相信。也许是在折磨自己,但又有几个人能理解现在的我和今后的我。我想一个人也没有,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包括他……
恋爱,次数越少越好——货比三家是很多精明的买主惯用的购物技巧,不少父母怕孩子过早地与异性确立恋爱关系会错过条件更优秀的,有时甚至用这个技巧来说服热恋中的孩子。当然也不乏一些对婚姻有独特要求的人,自愿以此作为择偶不二的原则。那么到底恋爱多少次锁定对象比较合适呢?答案是次数越少越好。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长个人经历的复杂化,人们倾向于粉饰以往的恋爱回忆:那些美好的东西越来越多地被保留,形成了对当下情感经历强烈的对比效果。比较的结果大多使人感觉对当下的失望和对以往更多的留恋,每次比较都是对回忆的再次提纯过程。这样的提纯使得人们做出取舍时更容易看到缺陷和不足,对比的次数越多,成功的希望越渺茫,心中对“或许今后能遇到更好的”想法越强烈。这就是恋爱过程中阻碍幸福成功的自惑心理。
自惑心理的累积来源于生活:择偶标准一再提纯,能完美契合的人却迟迟没有出现,过于主观地死守着自己的幻想对号入座,难免坐失良机。多次未成就婚姻的恋爱经历会使经历者进入一个怪圈:认为恋爱本应久谈不决,长此以往,每当谈婚论嫁时对方的缺点就会异常刺眼地显露出来,再加上自惑者极善进行将人比人,比来比去,更难决断。
建立良性的择偶观念,合理认识自我,也就是俗话说的“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将对方的条件整顿到恰如其分、可以实现的水平;在恋爱中真诚、公平地对待他人的感情,不进行无谓的比较使自己陷入困扰;更需要建立自信,把幸福建立在独立、敢于承担、敢于负责的成人认知基础上。
到底是精挑细选阅人无数后更容易锁定真命天子和长久的爱情,还是恋爱次数越少越好?
在学校时期的恋人有多少是可以坚持下去的?那些不停更换爱情的貌似积攒了很多经验的,是否能保证最后不对“所有男人”都失望?
决定能否找到好男人的,到底是完全靠命运,还是丰富的经验才能积累出幸福?
小思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所以没时间恋爱,不小心就把自己拖成了一个毫无恋爱经验的剩女。
和阿辛是因为工作关系认识,然后在一场朋友的饭局上偶遇,一个月后,她接受了阿辛的追求。因为他是自己一个好朋友的老朋友,所以小思知道了阿辛在她之前,“阅女无数”。阿辛长得玉树临风,气质非常逼人,且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薪水丰厚,前途无量。这让小思很有压力,因为太在意他,她很想知道他喜欢过的女友究竟怎么对待他,于是她把他的哥们约出来,想了解阿辛的历史,没想到后来让他知道了,对此很生气,问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去翻他的旧账。
小思很委屈,她哭着说自己的恋爱历史空白,需要学习如何经营这份感情。她太想知道怎么做,才能比他的前任出色……阿辛回答她的是: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可是小思还是很不安,而这不安的另一面,则是她不能确定自己和阿辛是否会有未来——因为她没有比较,所以不知阿辛是否就是最合适的那一个;也害怕自己不过是他恋爱经验里的某一页……
其实小思不愿意谈那么多恋爱的。一共就4次,多吗?
第一个是大学同学,那男孩很酷,可是总长不大,好几次她去找他,总是等在他身边数小时直到他打完游戏……分手的时候,她决定再不找不能管理时间的幼稚男子。
第二个是别人介绍的,个子不高,自由职业,却很会疼人。可是他身边柳莺太多,不定期会出个小轨伤她的心,一年后她决定离开,说不能原谅与人共享爱人。
第三个是网上认识的,会写好看文字,幽默风趣,两人一见钟情如胶似漆。可是不久她便决定驻步不前,因为这男子嗜酒如命,每次醉后便骂人,她去劝,次次都被打。她曾努力花上几个月试图劝服他戒酒,可是很失败,只好分开。
第四个便是现在的男友,没有第一个酷,没有第二个会疼人,也没有第三个幽默风趣,他甚至有点傻傻的可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定期给她买点小礼物,每次约会从不迟到,最重要的是,他懂得照顾她的每一份心思。
小思不知道这份感情是否终身,可是她说,每一次恋爱都是一份幸福的体验,也许有坏下场,可惜你不能否认曾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没有事业的男人和没有爱情的女人都是一无所有的。对于男人来说,爱情固然重要,但它不是生命的全部,因此,恋爱中的男人更理智、更聪明。而女人一旦遭遇爱情,就会不由自主地被爱情独占——对她来说,爱是一切。恋爱中的女人其思维、语言和行动都呈无序状态,说这样的女人智商为零,绝不为过。
站台,一对情侣难舍难分,女孩哭啼啼地问:“你会想我吗?”男孩点头,女孩又问:“你不想我怎么办?”
女人爱上一个人,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男人会像女人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可是,男人对女人的现实感受和思念很少产生联系,女人只要前脚离开男人,男人就可以马上与另一个女人打得火热,但不能就说男人不爱那个离开的女人。因此,女人不要期望男人时时挂念着自己,也许,有时候在他心中,你不如上司、下跌的股票或者一场球赛,只要在你身边你能感受到他的爱意就应当满足了。
女人很热衷于这个问题,她肯定不愿意听到男人说首先救他老妈,可又不愿男人说抛弃老妈于不顾而先救女友。反正,此时很窘迫、很难堪的男人似乎特别令女人享受。
女人也许不知,这个问题只能让男人陷入两难,进而撒谎。想证明自己在男人心中多重要,为何非要与男人的母亲来比较,要知道,天下所有男人都坚信这样一句话,父亲都有假,但老妈只能有一个,何谈其他的女人呢?
女人总喜欢和男人的前女友相比较,难道事实不能说明一切吗?男人既然选择了你,就说明你比男人的前女友更适合他,一遍一遍地探问,这只能证明自己很不自信,反而会让男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一旦恋爱,男人就失去了自由。女人为了显示其“第一的、惟一的”地位,总喜欢独霸男人,让他众叛亲离,不能有朋友,不能有自己的圈子和生活,最好是一个“孤家寡人”!其实啊,现在的男人没有谁会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片森林”呢?!
与上则不同的是,恋爱中的女人恨不得将男人吞进肚子里,每天都不亦乐乎、乐此不疲地检查男人手机的每一条短信、每一次通话的电话号码、上网浏览的网站、聊天的讯息,就剩下在男人身边安插卧底了,一句话,把男人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
其实,女人表现对男人的不信任已经为今后的婚姻生活埋下猜疑的伏笔,许多不幸的婚姻都是从夫妻之间的相互猜疑开始酝酿的。
这个世界上女人似乎只喜欢两样东西,男人说“我爱你”和男人送的钻戒。因此,既然钻戒不可能天天送,那么“你爱不爱我?”“你到底爱有多爱我?”却可以每天问N遍,乐此不疲。
很多女人其实并不明白,男人嘴巴上所说的“爱”和内心真实的爱的表达往往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男人喜欢让对方感受到他的爱而不是“听”到。如果一个男人张口就说“爱你”时,接下来,这个男人一定更有其他企图。
上则提到女人喜欢的两样东西之一的钻戒其实是女人用来炫耀的“秀”。恋爱中的女人与其说热衷在他人面前“晒”幸福,不如说是为了炫耀。但是,感情这个东西无法量化,于是,女人就频频通过男人赠送的各种礼物来验证自己的幸福指数。
攀比、好虚荣的女人只能让男人力不从心,进而退而远之,因为满足女人的虚荣无疑是给自己戴上枷锁,男人一旦想到日后漫漫的婚姻之路将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不如当下就拜拜。
狼来了!童话故事的结局妇孺皆知,可是恋爱中的女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上演现实版的狼来了。今天说晕倒在马路上,当男人风风火火赶来时,女人不仅安然无恙,还嘲笑惊惶失措的男人;明天又说上班的路上出了车祸,男人丢下手中的工作,心急火燎奔赴车祸现场,却看到女人优雅地吃着冰激凌。甚至,女人还神秘地咬着男人耳朵说,她怀上了男人的孩子,令男人又惊又怕,最后得知是女人的玩笑时,男人都恨不得给女人一个嘴巴!
女人的“假戏”非要逼迫男人“真做”,这样的女人令人不胜其烦。
女人觉得要控制男人,“我们分手吧!”似乎成了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情侣之间出现矛盾,女人生生气、痛哭甚至发发脾气都是可以的,但是,却不能轻易说出“分手”这两个字,除非女人已经做出决定。常把“分手”挂在嘴边的女人,只能一次次让男人感觉对这段感情缺乏信心,甚至想要放弃,这不是和女人的初衷相悖吗?
什么是负责?难道就此背负一生的压力?大家都是成年人,没有谁胁迫谁的原因,既然情到意浓时,双方的情感再升华到更好的层次也很自然,女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无疑给男人内心投下阴影,甚至让人怀疑女人的动机。
不要让谁对自己负责,惟一可以做到的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朋友抓住我讨论“浪漫”,我想了想说,浪漫是一个过程,虽然主角只有两个人,但群众演员亦不可少。一方要给予另一方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致命的惊喜,让人欣喜若狂,感动涕零。别以为这就完事儿了。随后,旁观者羡慕得大呼小叫,当事人陷入经典的感动中,这样才完成了浪漫的全活儿。说白了,浪漫需要有人欣赏,有人起哄,有人告诉你:这就叫“浪漫”。
我这么说,是因为有人告诉我,我就身处浪漫之中,而我却毫不自知。有幸,20岁出头妙龄的我,已挨班儿享受过了意外的烛光晚餐;4小时的长途热线情话;999朵玫瑰和不大不小的钻石戒指。掰着指头一数,也算所谓“浪漫”了好几回。
相识两周年后的那个“2·14”,我刚走到自家楼下,就见三四个小伙子正在从一辆中型面包车上卸下一篮长约2米、宽1米、高半米的玫瑰花。血红的玫瑰丛中有淡粉玫瑰组成的“久久”两字。楼下过往老小全都驻足观看。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邻家女孩,更是惊呼“罗曼蒂克”。
这是我男友送来的,但是他却没有来。平日里很少为我费心的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弥补。
再有,次次出差他都会带回礼物。大到衣服、背包、首饰,小到纸笔、信笺、零食,反正总有我这一份。傻里傻气的我常不经意地带出来,这是他从上海买的,那是他从日本带来的。时间长了,人们就会觉得他还真给我买了不少东西,他真“浪漫”。
每逢听我数落他,朋友便拿这些说事儿,根本不听我的控诉就宣判罪名不成立。可在我心里总是若有所失,我知道这话听上去很有些无病呻吟,可我无法用这些东西的存在告诉自己我不需要他的陪伴和真心的交流。
女人都坚信:男人对你在金钱上的态度,就是他对你的最终态度。于是,肯不肯为你花钱成了女人衡量男人的惟一标准。这话不无道理。可金钱的数量是绝对的,浪漫的程度却是相对的。
如果浪漫只是用钱堆起来的,你的恋爱就已经被收买。当有一天,你们不再谈爱情,而开始过日子,你将陷入痛苦的深渊。
浪漫是心不是金。别人羡慕你的是金,而这“浪漫”是不是由衷的,一切只有自己体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