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未成年人免进”利剑向谁出鞘
本报记者 高峰
一问:有时,我们看到路边有网吧就会进去看看。看到有孩子在里面,问他们,这不是放假时间,而且年龄还小,怎么来这里。孩子回答,只要给钱就可以来。家长告状,业主也不顾。未成年人上网究竟如何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山东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按照网吧管理的有关条例,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上网。但过去对此的处罚规定比较含糊,操作性不强。为此,文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在最近展开的网吧专项整顿中,明晰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对累计两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责令停业整顿,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情节严重或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一律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化部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以解决未成年人禁入问题为工作重点,再次公布举报电话,采取实际步骤鼓励举报并严厉查处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的经营行为。对为逃避监督检查关闭通道、反锁门窗超时经营的,将从严予以查处。
二问:法规上规定学校周边不能有网吧,但从新闻披露及自己看到的情景,如此态势却是有增无减。有些商人为了利益,置孩子的健康成长环境的营造于不顾。这些问题不仅是家长关注的问题,更是学校、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应当关注的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当前一些学校及周边地区“黑网吧”现象突出,网吧违规经营严重。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十分关注中小学生进入网吧问题,正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治理。要坚决清理整顿和取缔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坚决落实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得开设营业性网吧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规定。同时还要针对有的地方在校园内开设经营性网吧的现象,坚决阻止学校的房产和设备出租用于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
三问: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的投诉很多。在网吧里我问孩子究竟喜欢做什么,回答找朋友聊天的最多,其次是占卜星座,还有浏览色情网页的。一次,发现一个孩子在看不良信息,于是打110举报。但查封了没几天,又开了。要正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不良影响的严峻现实,公安部门应发挥应有职能。
山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公安部门对互联网专项整治将突出重点,从严查处网吧传播不良信息等违法行为。同时还将要求网吧切实落实每天系统运行的日志记录和上网人员登记。在加强网吧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方面,要保证网吧安全管理软件开机在线率达到90%以上。对于擅自关闭卸载和干扰破坏网吧安全管理软件运行的行为,将坚决依法予以查处。
四问:我们的意识,应是超前的,不能总是滞后、被动,当救火队。应多为孩子提供积极向上、健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教育、文化、信息产业等部门应共同抢占制高点,共同创造健康的网络文化。
山东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文化部门坚持一手抓整顿和规范,一手抓改造和提高,推广连锁主题网吧,促进市场整合。提倡孩子在家长、老师以及其他责任人的监护指导下,在家庭、学校以及其他公共科技、文化场所上网,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上网场所和上网机会。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学校校园网、网络教室要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学生开放,并举办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使学生了解互联网更多更有益的内容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