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积淀校园文化底蕴的若干建议

(2008-08-24 23:55:38)
标签:

球门

草皮

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

墙画

日韩

杂谈

http://club.dvd288.com/attachments/10_a6Bt9ls7ZQRq.jpg

 

对积淀校园文化底蕴的若干建议

 

    经过寒假中无数个夜晚的“彻夜未眠”和“深思熟虑”,发现自己并不具备为学校提交完整详实的草根课题的能力。但是在这种考虑和煎熬中,一些念头逐渐在我心中清晰起来,竟常不自觉地憧憬起实现后的样子来——于是愈加强化了将它们付诸现实的愿望。

 

    我没有能力走出去,但是六年来观摩的愈千部西方电影,却为我描绘出一个无比华丽、无限自由的生存空间。她是那么触手可及、她的轮廓是那样清晰,以至于比较之下,竟常品出一些无奈来。我的意思是,当人,这一“个体差异”的代表物种,生活在一个被尊重、被理解、被赋予平等与自由的环境中,便愿努力为环境所付出——因为改善的,是自己生活的环境呀!与父辈们出生、成长的年代相比,我已非常幸运。我的后辈,后辈的后辈,也将生活在越来越“人性化”的社会中。

 

    所以我想,能否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使这种改变与进步来得更快一些呢?毕竟,有时候我们只需一点努力,或许麻烦一些,但却能影响和改变孩子的一生。

    与其他老师提交的课题相比,我的一定显得幼稚、滑稽与不重要,也无法获得直观的、立竿见影的改善。但我恳请校方能考虑下列建议。

彩色的、跳跃的墙

让孩子们亲手装饰自己学习、玩耍的场所,这个念头在我脑中由来已久。在很多涉及儿童、教育与学校的影视资料中,我都见过西方、日韩等国的小学校舍的楼梯间、走廊、校园围墙上,成片成片的全是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墙画,色彩艳丽、主题生动,充满了跳跃的童趣。

 

去年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留意过学校里适合开辟作墙画的地方。因为楼梯、走廊都贴了瓷砖,看来看去,没有瓷砖、又适合孩子作画的地方都集中在门厅:两根粗大的柱子,还有目前流动图书借阅站的那面墙(空余的墙壁尚算宽敞)。想象起来,那两根色彩斑斓、绘满稚嫩笔触的柱子,还有那面可爱的、跳跃着的白墙,一定会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往远处想,还可留若干块空地,让日韩方来访的小朋友们留下自己的字画,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吧。

 

费用方面,由于从未有过这方面经验,我无法估算。先用广告色作画,之后再用清漆封涂,应该不会花费太多。另外,二至三年更新一次也较为妥帖。孩子三、四年级时留下自己的画迹,陪伴他们毕业,这时再让三、四年级的孩子重画。

身边的乡野种植园

    李校长在教师会上和我们说过韩国小学的操场,全是普通的土质操场,因为他们认为 “地气”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生活在城市水泥丛林中的孩子们,见到土壤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对植物的认识,也越来越贫瘠与欠缺。即使是我这一代,认识植物多的、对农业种植有兴趣的也不常见。父亲在乡下有很多亲戚与朋友,我童年周末的一半时间,可以说是在乡野度过,也因此造就了我对农业种植的浓厚兴趣、对大自然的迷恋与特殊感情。

 

    所以我想,能否由食堂工作人员牵头,在校园的合适位置开辟一片不大不小的蔬菜园。不求数量,但求种类,如番茄、豇豆、青菜、茄子等易于管理、又有相当不错的收获的蔬菜。可由每个年级认领其中一小块,自行决定种植蔬菜的种类,然后由每个班轮流照料。科学教师可以在其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这小小的种植园,大有文章可以做。摄影、生长日记、认识昆虫……孩子们通过种植与管理照料,一方面能增进植物、生命的认知,更重要的,能尊重农业、尊重劳动。蔬菜成熟时,数量也许不够全校食用,但能用购买的补充,孩子们便能吃到自己种植的果实。在当天午饭的广播中,科学教师作简短的总结与鼓励,孩子们一定会永远记住这顿午饭。

 

    记得前几年到秋滨街道民工子弟学校,就看见过他们开垦的蔬菜园,这儿一块,那儿一点,零零散散有不少,但都用心滴用好看的石子、栅栏围起来,旁边插着认领班级的牌子与种植日期。当时就喜欢的不行,多好的劳动实践、科学教育的场所与途径啊!

 

    原先未建新食堂时,泳池盥洗室的门外,有一块很棒的空地,适合开垦作蔬菜园。但只要我们愿意做,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空地。目前比较适宜的,是校门左侧的绿化带,这里比较宽敞,里头植物也不多,只要稍加改造,便可以种植蔬菜。费用方面想必也不高昂,只需若干劳动工具即可。

遗失的球门

    清晰地记得,刚分配来这儿工作时,下班后直到日落前的黄昏,都还在那块尽管坑坑洼洼、疏密不均的草场上练习盘带过人,对着教学楼墙壁练习正脚背射门。之后躺在草上,望着云彩感受地球自转。

 

直到那年暑假,咬着牙买了双专业级的足球鞋,兴冲冲地跑到操场上试鞋,却完全呆住了——一台面目狰狞的挖土机,铿铿锵锵地把草皮都挖掉。你会明白,对一个热爱足球的、尚能蹲跑蹦跳的青年来说,那片草坪有着多么伟大、崇高的意义。带我们学校的四人足球队到江滨小学参加比赛,看到那草皮,真想上去打两个滚啊。

 

尽管没有草皮,也没有球门,但几乎每个下午,我都会带足球到食堂前那块较宽敞的塑胶跑道上去,因为那里总有五年级的一群男孩子在等我。我们把猿梯和围墙边的两棵树当球门,忘却一切,完全沉浸在足球赐予我们的无限快乐中。

 

亚洲足球的先驱,我们的邻国——日本,之所以能领跑亚洲,与他们所实行的基础足球教育、普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曾在《足球之夜》介绍过一位老人:1954年,20岁的崛田哲二来到清水市的江尾小学担任体育老师,他在课余时间教会了很多孩子踢球。从此在这里埋下了足球的种子,八年之豪,日本文部省开始把足球列入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为普及足球奠定了基础。南美、欧洲诸豪教晓我们,校园、街头,从来都是巨星们诞生的摇篮。

 

我们没有这样的教师资源,也自然无法豪言足球从娃娃抓起,塑胶球场也不可能抠掉谱草皮。但我们可以花一点钱,用钢管焊两个小比例活动球门,需要时抬出来,不用时则可以放置在新食堂楼里。这个愿望,我早已与体育组表达过多次。目前四人制足球的球门标准尺寸为高1.8米,宽2.2米,球网考虑到会被雨水腐蚀,可采用金属丝网材料。

 

有了球门,孩子们的足球热情一定会被点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不定十五年后,就有我们这儿毕业的孩子穿上国家队的战袍呢!这个愿望,恳求校方早日实现,我和所有喜爱足球的孩子们,说一声:谢谢啦!

 

2008年 初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